-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目录1.MOSFET器件尺寸缩小带来的挑战2.6.9现代IC中的先进MOSFET结构2.浅槽隔离3.轻掺杂漏区与侧墙4.自对准多晶栅技术与自对准金属硅化物栅5.应变硅沟道和提升源漏结构6.高k栅介质与金属栅7.SOI结构8.FinFET及其改进结构
5.应变硅沟道和提升源漏结构工艺节点发展到90纳米阶段后,随着器件尺寸进一步缩小,导致源漏的结深随之减小,源漏掺杂区的厚度已经不能满足形成Salicide电极的最小厚度要求。需要抬高重掺杂源漏区厚度?。(1)提升源漏结构的需求
5.应变硅沟道和提升源漏结构目前采用的方法是采用外延生长技术,在源漏形成应变材料,例如SiGe,构成抬高重掺杂源漏区厚度的结构RSD(RaisedSourceandDrain)。由于源漏区材料晶格常数与硅不同,使沟道发生应变。根据固体物理理论,沟道发生应变后将提高沟道载流子迁移率,进而改善器件特性。(2)提升源漏结构RSD
6.高k栅介质与金属栅传统MOS集成电路栅介质一直采用SiO2。随着MOS器件尺寸的缩小,到45nm工艺节点,栅氧化层厚度随之减小到2nm,下述问题严重制约了栅氧化层尺寸的进一步缩小?:●隧穿导致的泄漏电流过大;●氧化工艺很难控制极薄栅氧化层中的缺陷。(1)SiO2栅介质与高k栅介质
(1)SiO2栅介质与高k栅介质现代MOS集成电路中广泛采用一种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材料替代SiO2作为栅介质,这种材料称为高k介质。采用高k介质材料作为栅介质,就可以在保持栅电容值相同的情况下使栅介质层具有较厚的物理层厚度,因而可以减小介质中的电场以及和缺陷有关的工艺技术问题。6.高k栅介质与金属栅
采用EOT(EquivalentOxideThickness)可以定量表征高k介质的作用。就对应的栅电容而言,实际厚度为d的栅介质可以等效为厚度等于EOT的栅氧化层的作用。即EOT=栅介质实际厚度×[K(SiO2)/K(高k介质)]式中K(SiO2)和K(高k介质)分别是SiO2和高k介质的介电常数。(2)等效氧化层厚度EOT6.高k栅介质与金属栅
EOT=栅介质实际厚度×[K(SiO2)/K(高k介质)]正在研究的可选材料有:Al2O3、HfO2、TiO2等。除了TiO2以外,这些材料的介电常数在9~30范围,TiO2的介电常数甚至大于80。由于二氧化硅的介电常数K(SiO2)=3.9,因此,只需将高k栅介质的厚度控制到10nm左右,就可以很容易地将等效栅氧化层厚度EOT做到1nm以下,可以改善栅极漏电流问题。(2)等效氧化层厚度EOT6.高k栅介质与金属栅
采用高k介质介质材料作为栅介质带来的问题:●与多晶硅界面形成界面缺陷造成阈值电压漂移●多晶硅栅耗尽效应等采用金属栅MG(MetalGate)取代多晶硅栅电极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3)金属栅MG6.高k栅介质与金属栅利用高K介质替代栅氧和利用MG取代多晶硅栅的技术称为HKMG技术。工艺节点到45纳米阶段,普遍HKMG技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1-1微电子技术和集成电路发展历程 .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1-2集成电路的分类 .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1-3集成电路制造特点和本书学习要点 .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1-1半导体及其共价键结构.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1-2半导体能带.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1-3费米分布.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2-1本征半导体.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2-2非本征半导体.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2-3半导体中的电流.pptx
-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2-2-4载流子寿命.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