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当一个人的心智未成熟时,常常会从朋友那里获得情感上的联结和支持,这就是与功利社交截然不同的共情社交。那么,随着心智的日渐成熟,我们对共情社交的需求会减少吗?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分析
一、关键词剖析
(一)心智成熟“心智成熟”是此次作文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意味着个体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达到了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具备更强的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理性思考能力。心智成熟不是简单的年龄增长,而是经历生活磨砺后,内心世界更加丰富、稳定,对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这一概念为后续探讨共情社交需求的变化提供了内在的背景和依据。
(二)共情社交需求“共情社交需求”明确了论述的另一个关键要点。共情社交强调的是基于情感共鸣、相互理解和情感交流的社交行为。它区别于功利社交,更注重人与人之间心灵层面的连接。共情社交需求则体现了人们对这种情感交流的渴望和追求,在不同的生活阶段、不同的心智状态下,这种需求会有所不同。
二、题目逻辑关系解读
题目中“心智成熟”与“共情社交需求”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我们需要思考的是,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共情社交需求会呈现出怎样的变化趋势?是增多、减少,还是保持稳定?亦或是以一种更为复杂的方式存在?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是心智成熟带来的认知转变、情感需求升级,还是社会环境、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通过对两者关系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找到论述的切入点。
三、题目内涵延伸思考
(一)成熟与社交本质从更深层次来看,题目引导我们思考成熟与社交的本质。成熟不仅仅是个人内在的成长,也反映在与他人的交往方式上。共情社交需求的探讨,实际上是在探寻成熟个体如何在社交中保持真诚、温暖的情感连接,如何在追求自我实现的同时,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关系。(二)情感与理性的平衡心智成熟往往伴随着理性思维的增强,而共情社交则更多地涉及情感层面。题目也促使我们思考在成熟的过程中,如何平衡情感与理性。是理性占据主导,导致共情社交需求减少,还是能够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更好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使共情社交需求以一种更成熟的方式存在?
四、写作方向引导
(一)现象描述与分析可以描述生活中不同心智成熟阶段人群的共情社交表现,分析其背后的原因。例如,青少年时期可能更倾向于与同龄人分享喜怒哀乐,而随着年龄增长、心智成熟,可能会更加注重与少数知心朋友的深度交流。
(二)理论探讨结合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探讨心智成熟对共情社交需求的影响机制。比如,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出发,分析随着心智成熟,个体在满足了基本需求后,对情感共鸣和归属感的需求会有怎样的变化。
(三)个人感悟与启示分享自己在心智成长过程中对共情社交需求的体验和感悟,以及从中获得的启示。可以讲述自己在不同阶段与朋友、家人之间的情感故事,阐述心智成熟如何改变了自己对共情社交的看法和态度。总之,准确把握题目中的关键词和逻辑关系,深入思考题目内涵,才能为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使文章在论述过程中逻辑清晰、内容丰富。
立意指导
在“随着心智成熟,我们对共情社交需求是否减少”这一材料引发的思考中,立意可从多维度展开,以下几种立意方向可供参考:
一、共情社交需求不减反增
核心观点:心智成熟不意味着对共情社交需求降低,反而因阅历丰富,更渴望深度情感共鸣。
阐释:随着心智成熟,我们见识过世间繁华与沧桑,经历诸多起起落落。在功利社交中摸爬滚打后,内心对纯粹情感交流的渴望愈发强烈。就像历经风雨的旅人,更渴望一处宁静港湾,能毫无保留地分享内心喜怒哀乐。成熟让我们更懂情感珍贵,共情社交成为心灵栖息地,需求不仅未减,反而因对情感质量要求提高而更显迫切。
举例:苏轼一生宦海浮沉,虽在官场中需进行诸多功利社交,但与友人黄庭坚、佛印等人的交往,始终充满真挚情感。他们诗词唱和、互相慰藉,在共情社交中获得精神力量,共情社交需求在其成熟人生中愈发重要。
二、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相辅相成
核心观点:共情社交与功利社交并非对立,成熟者能平衡二者,实现共赢。
阐释:成熟意味着我们具备在不同社交场景中切换的能力。功利社交助力事业发展、拓展人脉,是现实需求;共情社交滋养心灵、给予情感支撑,是精神需求。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丰富人生。在功利社交中积累资源,为共情社交提供更广阔平台;在共情社交中收获温暖,让我们以更饱满热情投入功利社交。
举例:马云创业初期,与合作伙伴进行功利社交,推动阿里巴巴发展;同时,他与挚友间的共情社交,让他在疲惫时能获得慰藉,以更好状态面对挑战,二者相得益彰。
三、成熟是对共情社交的升华
核心观点:心智成熟不是抛弃共情社交,而是以更成熟方式理解和运用共情。
阐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25届高考语文作文审题立意专项训练.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白居易《春题湖上》.docx
-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礼运・大道之行也》(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60个经典人物素材(适用话题+段落).docx
- 2025年高考作文素材积累之24句很经典精辟的哲理句子.docx
- 2025年上海市静安区近5年初三语文二模作文题目解析+范文.docx
- 2025年上海市长宁区近5年初三语文二模作文题目解析+范文.docx
- 安徽江淮十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三次联考作文导写:在裂缝中寻找光的方向.docx
- 安徽省芜湖市普通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答案.docx
- 广西2025届高三4月份适应性测试语文及参考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