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礼运・大道之行也》(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之古诗词赏析《礼运・大道之行也》(附高频易错句填空及范文赏析).docx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礼运?大道之行也

【原文】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译文】

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因此人们不仅仅以自己的亲人为亲人所赡养,不仅仅抚育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能安享晚年,使壮年人能为社会效力,使孩子健康成长,使老而无妻的人、老而无夫的人、幼而无父的人、老而无子的人、残疾人都有人供养。男子有职务,女子有归宿。对于财货,人们憎恶把它扔在地上的现象,却不一定要自己私藏;人们都愿意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因此奸邪之谋就不会发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发生,家家户户都不用关大门了,这就叫作理想社会。

【赏析】

本文主旨是阐述儒家“大同”社会的基本特征。“天下为公”是核心,意味着天下是众人共有,体现了公平、公正的理念。选贤任能保证社会由德才兼备者治理,讲信修睦营造和谐人际关系。文中构建的理想社会,人人互相关爱、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寄托着儒家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反映了古代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情感手法】

直抒胸臆:作者直接表达对“大同”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如开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直接点明理想社会的核心特征,毫不隐晦地抒发对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的赞美与期盼之情。

对比烘托:通过现实社会与“大同”社会对比,如现实中“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突出“大同”社会“天下为公”的美好,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社会礼崩乐坏的不满。

【相关成语】

天下为公:指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把品德高尚的人、有才能的人选出来,人人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表达的是一种大同的理想社会4。

选贤与能:亦作“选贤举能”“选贤任能”,意思是选拔任用贤能的人。

讲信修睦:指讲究信用,建立睦邻友好关系。

【高频易错句】

1.《礼运·大道之行也》中“天下为公”和“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揭示了“大同”社会的根本特征。

2.《礼运·大道之行也》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所流露出的“尊老爱幼”的思想与《桃花源记》中“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3.《礼运·大道之行也》用现实跟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作对比,指出现实社会中的诸多黑暗现象在“大同”社会中将不复存在,取代它的将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万能能论据】

天下为公:可以用于论证社会公平、公正,以及人类对理想社会追求的论点。如孙中山先生一生以“天下为公”为座右铭,致力于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主共和,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不懈奋斗,他的理念和实践体现了对“天下为公”理想的追求。

选贤与能:适用于人才选拔、用人制度等相关论点。例如,现代企业招聘中,许多优秀企业秉持“选贤与能”原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为有能力、有品德的人提供广阔发展空间,使企业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讲信修睦:可用于论述人际交往、国际关系等方面关于诚信、和睦的论点。如中国一直秉持“讲信修睦”理念发展对外关系,积极与各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加强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了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与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优秀范文】

千年大同梦:读《礼运?大道之行也》有感

在泛黄的竹简文字里,《礼运?大道之行也》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千年岁月的冲刷,依然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当我的目光掠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字句时,仿佛穿越时空,窥见了古人心中那片理想的乐土,感受到了他们对美好社会的热烈憧憬与执着追求。

儒家笔下的“大同”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理想国。“天下为公”的理念如同一轮红日,照亮了社会公平的基石——权力不属于任何个人或集团,而是属于天下百姓;“选贤与能”的机制似一汪清泉,冲刷掉任人唯亲的污垢,让德才兼备者成为社会的引领者;“讲信修睦”的风尚像一缕春风,拂去人与人之间的猜忌与隔阂,让诚信与和睦成为人际交往的准则。在这个理想国度里,“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图景令人动容:老人能在温暖中安度晚年,壮年能在奋斗中实现价值,孩童能在呵护中茁壮成长,就连鳏寡孤独废疾者也能得到悉心照料。这种对生命全程的关怀,展现了文明的温度与厚度。“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的境界,则超越了个体私利的局限,彰显出人类对公共福祉的共同追求。当物质不再是争夺的对象,当劳动成为自觉的奉献,人性的崇高与美好便得以

文档评论(0)

中高考语文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15年深耕,专注全国各地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