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一轮核心考点突破.docx

第1课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2022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化学一轮核心考点突破.docx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

第1课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徐州近5年中考速览】

考点分布

考情分析

1.物质的变化

5年4考

2018,2019,2020,2021

★★★★

2.物质的性质及用途

5年5考

2017,2018,2019,2020,2021

★★★★★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5年4考

2017,2018,2019,2021

★★★★

4.纯净物与混合物

5年2考

2020,2021

★★

考点回顾

考点1物质的变化课本P11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

没有①________生成的变化

有②________生成的变化

微观

变化

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了变化

伴随

现象

常表现出形状、状态、大小的变化

常表现出发热、发光、③________、④________和生成沉淀等现象

判断

依据

在变化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新物质”并不是指原物质形状和状态的改变,而是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联系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往往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同时发生化学变化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石蜡的受热熔化等

石蜡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教材母题练】

(上册P11)判断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属于化学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2.汽油的挥发;

3煤油的燃烧;

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5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

6.金刚石加工成钻石;

7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点2物质的性质课本P12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通过①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发生②________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确定

方法

直接观察或用物理方法

利用化学变化来观察和测定

常见

性质

颜色、③________、熔点、④________、硬度、密度、气味和导电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酸碱性、金属活动性、稳定性、氧化性等

区别

是否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教材母题练】

(上册P18)1.下列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认识正确的是()

A.有能量变化B.物质的颜色和状态发生改变

C.有新物质生成D.发光、发热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丝弯曲B.酒精挥发C.冰雪融化D.铁片生锈

3.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可燃性C.延展性D.挥发性

考点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课本P13

实验装置

实验原理

红磷燃烧,消耗了集气瓶内空气中的①________,使集气瓶内气压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中,进入的水的体积为集气瓶中氧气体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______P+③______O2eq\o(=====,\s\up10(点燃))④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

红磷剧烈燃烧,产生大量⑤________,放出热量;打开止水夹,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等于集气瓶容积的⑥________

实验结论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⑦________;氮气⑧________,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红磷燃烧;空气属于混合物

误差分析

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

红磷的量不足,使瓶内氧气未消耗尽;

装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内;

未等装置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使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实验前导管内未充满水,实验后有部分水留在导管内未进入集气瓶;

燃烧一段时间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含量减少,不能支持红磷继续燃烧

液面上升大于1/5的原因

红磷燃烧前未夹紧止水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中逸出;

实验时燃烧匙插入太慢,没有迅速塞紧橡胶塞,瓶内部分空气受热膨胀逸出

实验强化突破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红磷替代品的选择依据

(1)可燃物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铁丝代替红磷。

(2)可燃物只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所以不能用镁代替红磷。原因是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量结果偏大。

(3)可燃物与氧气反应只能生成固体,不能生成气体,否则容器内压强几乎不变,水面不会有变化。

(4)用加热足量铜丝或铁丝生锈等方法测空气中氧气含量,反应更充分,误差更小。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装置的改进

(1)改进思路:实验过程中不打开装置,使实验装置始终保持密闭,这样解决了教材中实验的两个问题:①空气中点燃红磷,产生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②实验过程中,点燃红磷时需打开装置,容易造成实验误差。

(2)改进装置:

【教材母题练】

(上册P18)1.按照课本第13页图1-20做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时:

如果红磷的用量不同,所观察到的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ongbing20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