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
常见考点
常见考点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例1】用下列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A.氢氧化钠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该反应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能达到实验目的,正确;
B.蜡烛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有气体生成,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
D.石灰石中的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气体生成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错误。【提分秘籍】
1.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化学反应过程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的分子,破裂后重新组合为新的分子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在任何与周围隔绝的体系中,不论发生何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2.质量守恒定律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的范围是所有化学变化,包括大部分的物理变化;
(2)质量守恒定律揭示的是质量守恒而不是其他方面的守恒。物体体积不一定守恒;
(3)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不是各物质质量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真正参与了反应的那一部分质量,反应物中可能有一部分没有参与反应。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变”与“不变”
(1)六个不变:
宏观:①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③各元素对应原子的总质量不变;
微观:①原子的种类不变;②原子的数目不变;③原子的质量不变。
(2)两个一定改变:
宏观:物质种类改变。
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
(3)两个可能改变:
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
微观:分子总数可能会改变。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数目相等,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2)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一隅三反】
1.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使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数据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36
2
3
4
反应后的质量/g
待测
20
3
20
A.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C.该反应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1
D.待测值为34
【答案】B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且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的,所以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即待测值=(36g+2g+3g+4g)-(20g+3g+20g)=2g。
A、丙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所以丙可能不参加反应也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此选项错误;
B、甲物质反应前的质量是36g,反应后的质量是2g,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物质反应前的质量是2g,反应后的质量是20g,质量增加,是生成物;丁物质反应前的质量是4g,反应后的质量是20g,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所以是,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正确;
C、乙物质反应前的质量是2g,反应后的质量是20g,所以生成乙的质量为20g-2g=18g;丁物质反应前的质量是4g,反应后的质量是20g,所以生成丁的质量为20g-4g=16g,所以生成的乙与丁的质量比为18:16=9:8,此选项错误;
D、待测值为2,此选项错误;
2.如图是通过红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前锥形瓶内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B.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
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
【答案】A
【解析】A、磷和氧气点燃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红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错误;
B、红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以防止气球受热膨胀,产生浮力,影响实验结果,正确;
C、红磷燃烧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膨胀,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消耗氧气,压强减少,因此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正确;
D、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以防止瓶底受热不均而炸裂,正确。
3.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A+B→C+D,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分别等于生成的C和D的质量
B.水结成冰的前后总质量不发生改变,这有力地证明了质量守恒定律
C.镁条在氧气中燃烧后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
D.100克高锰酸钾完全分解所得固体的质量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教师版).docx
-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学生版).docx
-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学生版).docx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教师版).docx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单元复习教案(人教版)(学生版).docx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一隅三反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
-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一隅三反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一隅三反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
-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一隅三反系列(人教版)(解析版).docx
- 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册一隅三反系列(人教版)(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