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4-2-1集成电路无源器件-集成电阻 .pptx

微电子概论(第3版)课件4-2-1集成电路无源器件-集成电阻 .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ntroductiontoMicroelectronicsThirdEdition《微电子概论》(第3版)郝跃贾新章史江一

4.2.1集成电阻4.2集成电路中的无源器件4.2.2集成电容4.2.3集成电感目录4.2.4互连线

1.扩散电阻4.2.1集成电阻2.外延电阻3.离子注入电阻目录4.多晶硅电阻5.接触电阻6.集成电阻的比较

0.概述包括:扩散电阻、外延电阻、离子注入电阻(阱电阻)和多晶电阻等特点:电阻阻值绝对误差大,相对误差(匹配误差)相对小方块电阻:又称方阻,是指一个正方形的薄膜导电材料边到边之间的电阻。方块电阻具有一个特性,任意大小的正方形其方阻都是一样的,方阻仅和导电薄膜的电导率、厚度有关。???

1.扩散电阻由扩散区的体电阻构成对于双极电路,主要包括:基区扩散电阻、发射区扩散电阻基区扩散电阻结构示意100~200Ω/□发射区扩散电阻结构示意2~10Ω/□等效电路

2.外延电阻由外延层实现特点:阻值相对较高、耐高压外延电阻结构示意(2~5)×103Ω/□作用:在CMOS电路中,用于抗闩锁设计

3.离子注入电阻通过离子注入形成注入层形成特点:阻值相对可控(调整注入剂量)MOS管源漏寄生电阻作用:用于大阻值、高精度场景离子注入电阻结构示意(0.1~20)×103Ω/□寄生:在CMOS晶体管中,源漏经常采用注入方式实现,会在源漏区引入寄生电阻

4.多晶硅电阻利用多晶硅层扩散掺杂形成,通过调整掺杂浓度可以调整阻值特点:阻值几十~几千Ω/□,需要屏蔽层保护MOS硅化物多晶硅栅多晶硅电阻结构示意10~103Ω/□寄生:在硅栅工艺MOS晶体管中,多晶硅栅极会形成寄生电阻,影响器件性能;降低方法:增加金属硅化物(1~5Ω/□);大栅宽器件可并联金属层(0.02~0.1Ω/□)

4.多晶硅电阻采用并联结构设计、并联金属层等方式来减小寄生大栅宽器件的寄生电阻PMOS管栅长为60μm,单指多晶电阻200Ω/□,R=200×2×30/0.11≈110KΩ采用硅化物多晶,方阻为1Ω/□,栅极两端电阻约为0.5KΩ;采用插指结构,纵向电阻约为18Ω,横向电阻约为140Ω;插指横向并联Al金属层,Al方阻为0.02Ω/□,则横向电阻约为2.8Ω;W=2μml=0.11μm30个插指

5.接触电阻信号从集成器件内部引出时连接孔形成的电阻特点:金属、半导体(扩散区、多晶)形成金半接触,该连接为欧姆接触,连接孔称为接触孔MOS管源漏寄生电阻寄生:为了降低接触孔电阻,通常需要在接触孔位置达到一定的扩散区浓度

6.集成电阻的比较电阻方块电阻(Ω/□)相对误差(%)温度系数(ppm/℃)基区电阻100~200±20+1500~2000发射区电阻2~10±20+6000离子注入电阻100~1000±3可控基区沟道电阻2~10k±50+2500外延层电阻2~5k±30+3000外延层沟道电阻4~10k±7+3000薄膜电阻?±3+200

文档评论(0)

balala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