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ICS65.020
DB22
B05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22/T2142—2014
大豆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regulationsofmanagementonsoybeandownymildew
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22/T2142—201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振民、张佳环、陈长卿、陈喜凤、杨巍、王雪、谷岩、刘丽萍。
I
DB22/T2142—2014
大豆霜霉病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豆霜霉病诊断及其防治。
本标准适用于大豆霜霉病(Peronosporamanschurica)的诊断与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2159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注:病原菌为东北霜霉菌(Peronosporamanschurica),属于藻物界,卵菌门,卵菌纲,霜霉属真菌。
菌丝无限生长,以其顶端部分延伸,不断产生分支的集合体。
孢囊梗sporangiophore
由菌丝无性繁殖形成,有明显的主枝,顶端有分枝或无分枝,分枝末端能着生孢子囊的梗。
着生在孢囊梗上,萌发时可以产生游动孢子或孢囊孢子。或直接萌发时产生芽管的一种囊状物。
1
DB22/T2142—2014
卵孢子oospore
菌物有性生殖产生,由雄器和藏卵器交配形成的球形或卵形,具有厚壁,包裹在藏卵器内的二倍体
有性孢子。
3.6
霉状物
mould
在植物的受害部位,由病原菌物产生,由菌物的菌丝体或孢子梗或孢子等组成的特征性结构。
3.7
中心病株
centraldiseaseplants
在田间由种子带菌导致系统发病并成为初侵染源的病株。
4诊断
4.1外观症状
4.1.1
幼苗期
多数为籽粒带菌形成的系统侵染,病株的真叶和复叶出现不均匀褪绿斑,沿叶脉扩展,发展至叶片
变黄、变褐乃至枯死。田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状物。受害植株常表现为矮化。
受害叶片散生圆形或不规则形黄色病斑,可以发展成多角形黄褐色斑。严重时,病斑连片,叶干枯,
提早落叶。田间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密生灰色霉状物。
4.1.3籽粒
4.2病原镜检
在外观诊断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可进行显微镜下病原诊断。挑取叶片背面霉状物,或籽粒上的粉状
物制成玻片,在不低于10倍物镜下镜检,可以观察到病菌的菌丝体、卵孢子、孢囊梗、孢子囊,形态如
下:
叶片上的菌丝体在细胞间蔓延,形成丝状、弯曲、分支的吸器;籽粒上的菌丝体无色、丝状、无隔
膜、有分枝。
从气孔伸出,单生或丛生,无色或灰色,二叉状分支3次~4次,小枝末端尖锐,向内弯曲,其上
着生一个孢子囊。大小为(228μm~588μm)×(5μm~8μm),平均415μm×6μm。
4.2.3孢子囊
2
DB22/T2142—2014
椭圆形或倒卵形,无色,单胞。大小为(18μm~25μm)×(14μm~20μm),平均20μm×16μm。
4.2.4
卵孢子
近球形,黄褐色或淡褐色,壁厚,表面光滑或有凸起。直径为31μm~39μm,平均32μm。
5防治
5.1
防治原则
以突出选用抗(耐)病品种等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进行综合防治。化学防治用药应执行NY/T
1276。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禁限用农药。
5.2
防治措施
农业措施
5.2.1
5.2.1.1
品种
5.2.1.1.1
选择抗(耐)病品种
选择抗(耐)病品种,避免长期种植单一品种,实行品种搭配种植。
5.2.1.1.2
精选种子
选用无病毒留种田的种子。播前应该精选种子,选择籽粒饱满,外观完整,种皮色正且有光泽的种
子,清除霜霉粒、虫粒、草籽和土块等。
5.2.1.3
科学播种
及时拔除田间发病严重的病株。
5.2.2.2.1
3
DB22/T2142—2014
5.2.2.2.2常用药剂及用量
可以选取下列化学药剂,兑水喷雾防治,每用药液量30kg/667m~40kg/667m:
22
a)250g/L嘧菌酯悬浮剂40mL/667m
2
~60mL/667m
2
b)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DB22_T2110-2014_局部用氟操作及质量控制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1-2014_无公害商品肉鸡饲养管理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2-2014_规模化鸡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2-2020_规模化鸡场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5-2014_无公害农产品白灵菇工厂化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6-2014_无公害农产品着色香葡萄露地生产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7-2014_大叶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7-2019_大叶榆播种育苗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8-2014_松辽黑猪放牧饲养技术规程_吉林省.docx
- DB22_T2129-2014_二手车交易市场管理规范_吉林省.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