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航空用化学产氧器》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本项目任务来源: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24】28号文《关于下达2024年第四
批推荐性国家标准计划及相关标准外文版计划的通知》
项目计划编号:T-469。
标准项目名称:《航空用化学产氧器》。
项目周期:18个月。
下达计划牵头起草单位: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2协作单位及工作分工
本文件由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共同起
草。
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为标准主要编制单位,负责标准框架、标准技术要
素和相关内容的确定、标准编制及汇报等。
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为项目牵头单位,负责项目申报及各阶段标准的技术协调
和质量审查;负责组织和协调讨论会、审查会;负责提供标准送审和报批的相关材料等。
编制组具体人员分工如表1所示。
表1编制组人员分工
编制组人员分工单位
方玲标准编制、汇报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张斌试验研究合肥江航飞机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1.3主要工作过程
1
()初稿阶段
计划下达后,编制组对国内航空用化学产氧器进行了分析研究、提炼和总结。
2025年1月,编制组完成了标准初稿。
2
()征求意见阶段
2025年2月,编制组对《航空用化学产氧器》初稿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形成征求意
见稿。
1
二、标准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2.1标准编制原则
标准编制原则如下:
1)根据实际情况与国际标准或规范接轨,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航空制氧技术的提
高与发展,主要依据我国在化学产氧器的研发设计、试验研究和使用过程中的
成功经验,同时借鉴了国外同类产品研制与使用过程中的相关经验,参考并引
用了国外现行有效的规范和标准进行编写的;
2)根据国情,结合我国标准体系和有关规定等进行制订,以提高标准的综合水平;
3)按照国家标准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
和起草规则》,使标准编写规范化;
4)与国内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等协调一致。
2.2主要内容及其确定依据
化学产氧器经打火引燃氧芯,使之发生热分解反应,产生出人体呼吸所需的氧气,
保证在飞机失密的应急情况下,为旅客提供符合高空人体生理卫生学要求的呼吸用氧氧
源,本标准中规定的性能指标是化学产氧器的基本性能要求,规范中给出的试验方法是
验证化学产氧器性能指标的指导性试验方法。
具体内容如下:
2.3.1结构
化学产氧器的基本原理是采用氯酸钠(NaClO)的化合物,在高温(478℃)下,可
3
以分解并放出相当其重量45%左右的氧气。一个化学产氧器可配一至几个面罩,可持续
提供12min~47min的呼吸用氧。化学产氧器的结构主要包括氯酸钠氧芯、壳体组件、
绝热层、过滤器、拉索组件、启动机构(包含火帽)、安全活门、输出口组件等。
氯酸钠氧芯具有特定的配方、型体及重量,以满足输出流量要求。它安装在密封的
壳体组件内,用绝热(保温)材料包裹着。氧芯包括压制在一起的引燃药片和产氧柱两
部分。在结构参数一定的情况下通过调整产氧芯的材料配方、形体设计、各层药量比例
和压制工艺参数,使化学产氧器输出流量特性及总产氧量符合预定要求。
启动机构一旦工作应确保击中火帽,但不应将火帽击穿。因此,机构的击发力和击
针头的长度应加以控制。启动时间为5s~10s较为合理,因为启动太快,势必要加大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