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湘教版?选择性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第二章第三节
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指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在聚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地形因素的作用尤为突出。不同的地形条件,对聚落的类型、分布、规模和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地区聚落形态及分布聚落规模及人口北方平原地区呈团聚型、棋盘式空间分布相对集中规模一般较大,聚居的人口较多南方丘陵地区和山区呈点状、条带状空间分布相对分散规模一般较小,聚居的人口较少
图中哪一个是山区的聚落,哪一个是平原地区的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类型形成的主要原因。平原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广阔且连片分布,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因此人口密度大,聚落规模大,且多呈团聚型、棋盘式;山区地形崎岖,耕地面积小而分散/破碎,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不利,因此人口稀少,聚落规模小而分散,且多位于河谷地区。
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在热带地区,人口稠密的地方通常不在平原地区(气候湿热),而在山区和高原,气候凉爽
1234考向预测5课时38《大一轮》P147(2023·浙江宁波模拟)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江交汇处,沘江绕了一个“S”形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子中,北部有庄坪坝子,南部有连井坪坝子,两个坝子组成了似道教太极中“阴、阳两仪”的两个鱼形图案,形成了天然“太极图”的奇妙景观,古人称之为“太极锁水”。在这个天然“太极图”中,“S”形河曲发育在东西距880米,南北距1000米的盆地中。如图示意“太极图”的奇妙景观。据此完成1~3题。1.图中“S”形河曲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周围山地海拔增高B.盆地不断沉降C.地壳间歇性上升D.河流侧蚀和下切作用2.图中聚落分布于坝子地势较高之处,是为了A.地处阳坡,获取光照B.位居高处,凉爽通风C.防御洪涝,少占耕地D.节省土地,就地取材3.图中的大片耕地位于A.河流侵蚀岸B.河流堆积岸C.地势低洼地带D.地势较高地带√√√
为什么人们常选择河流阶地作为居住和耕作的场所?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减轻洪水威胁;地势相对低平,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聚落建设难度低;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方便对外联系和运输。先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已充分
考虑到地形和水源对聚落的影响
图2-51半坡原始村落功能区示意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案例1:半坡村落河谷阶地:有肥沃、深厚、疏松的土壤,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山前(南坡):向阳坡,且可以阻挡北方的冷空气河流的凸岸:泥沙沉积,产生新土地;水流缓、水浅,取水方便;天然水面环绕,作军事防卫人工壕沟环绕:防野兽、排水、军事防卫
南宋都城临安城,依山傍水,河流穿城而过,南宫北市,南北狭长,形似“腰鼓”,其选址与布局体现了与地形、水文、气候等自然要素的高度融合。右图为“南宋临安城位置及布局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临安城选址于山环水绕之地,主要原因是A.气候较适宜,可以缓解热岛效应B.易守难攻,利于防御设施建设C.地势起伏和缓,可减轻洪涝灾害D.交通便利,便于对外贸易2.临安城的商业网点最可能A.沿河分布B.沿城区界分布C.沿湖分布D.沿山麓分布基础过关123456789101112131415√16√
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案例2:丽江古城在滇西北纳西族聚居地,有一座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西北部,海拔2400余米,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两面比较开阔。源于玉龙雪山的玉河水,在城北玉龙桥附近被分为三股干流(东河、中河和西河)引入城中,再分多股支渠流贯大街小巷。古城、老街和纳西文化,造就了独具风情的高原水乡。
图2-54丽江古城平面图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无严寒:①纬度相对较低;
②北、西面有山地阻挡冬季风(西北风)夏无酷暑:①云贵高原,地势较高;
②东、南面开阔,易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案例2:丽江古城低纬高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图2-54丽江古城平面图丽江古城的建设,利用了当地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案例2:丽江古城北、西面有山地阻挡冬季风(西北风),冬无严寒云贵高原,地势较高;东、南面开阔,易受夏季风(东南风)影响,夏无酷暑地处丽江坝子(小盆地),地形平坦,利于聚落建设小盆地地形有利于源于玉龙雪山的水源在此汇聚,方便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1流水地貌课件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4.3.1海—气相互作用(第1课时)(课件)高二地理上学期课件(人教版选必1).pptx
- 2.4.1我国的珍稀动植物资源(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冀少版2024).pptx
- 4.1水循环 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3.3天气系统(第一课时冷暖锋与天气)高二地理课件(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pptx
- 16.1《赤壁赋》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pptx
- 4.1《常见地貌类型——海岸、风沙地貌》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pptx
- 1.2 植物的光合作用(新教材课件)七年级生物上册(北京版2024).pptx
- 13.2在奉献中成就精彩人生(课件)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pptx
- 4.2 洋流 第2课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件 高二上学期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pptx
- GB/T 45498.2-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2部分:应用规范.pdf
-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GB/T 45498.3-2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障卡一卡通规范 第3部分:安全规范》.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7507-2025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管理项目管理指南.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20236-2025非金属材料的聚光加速户外暴露试验方法》.pdf
- 《GB/T 9065.2-2025液压传动连接 软管接头 第2部分:24°锥形》.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 GB/T 33523.600-2025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表面结构:区域法 第600部分:区域形貌测量方法的计量特性.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