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碳材料的瞬时焦耳热法制备及其作为碱金属离子电池负极的性能研究
摘要
碱金属(锂、钠、钾)离子二次电池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负极材料是决定其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碳材料因其结构多样、原料来源广泛、化
学稳定性高等优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负极材料。然而,碳材料的制备普遍面临能耗
高的问题,且其电化学性能难以满足高比能电池的需求。因此,开发低成本高性能新型
碳基负极材料的制备策略,对电池制造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改变传统碳材
料高能耗制备方法的角度出发,利用低能耗和高效率的瞬时焦耳热法制备高性能碳材料,
考察了其作为锂(钠、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瞬时焦耳热碳转
化反应机制及其对碳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同时研究并分析了利用瞬时焦耳热
法修复再生退役锂离子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的修复机制。
采用无烟煤作为廉价碳源,通过瞬时焦耳热碳转化反应,制备了具有涡轮结构的碳
材料。反应过程中不稳定的sp3键、桥键断裂,不稳定的碳原子转变为可移动的碳源。
这些碳原子在电流的影响下聚集并芳构化,强大的π-π键相互作用使芳香分子之间发生
堆叠,形成类似石墨的结构。无烟煤的微观结构转变成为涡轮碳层包覆卷曲闭合碳层的
结构,卷曲闭合的碳层形成了微孔。涡轮结构的包覆层由可移动碳源连接形成,并随着
反应时间的增加而变厚。整体碳层间距分布在3.46~3.97Å之间。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
-1-1
材料,在0.2Ag电流密度下的比容量达到195mAhg,循环500圈以后容量保持率为
99%,优于传统热解煤炭的性能。
利用氧化石墨烯高电阻率的特性,通过瞬时焦耳热法对其进行热冲击,实现了氧化
石墨烯的快速还原,制备了具有大量缺陷的还原氧化石墨烯。发现在焦耳热产生的高温
作用下,氧化石墨烯中的含氧官能团被瞬时脱除(在620μs的时间内氧含量降低至4%),
并导致大量缺陷的形成,为锂离子的嵌入提供了更多的位点。其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
-1
料显示出超高的比容量和良好的倍率性能。由于其含有大量的晶格缺陷,在1Ag的电
流密度下,800次循环后达到了2500mAhg-1的超高比容量。缺陷诱导的锂镀层导致容
量呈现上升趋势。当缺陷的产生达到饱和,随之而来的局部过电位的增加导致死锂的产
生,碳层被覆盖,因此容量呈现后下降趋势。
通过将葡萄糖预接枝在氧化石墨烯表面,然后对其进行瞬时焦耳热法闪烧,制备了
具有碳球支撑的三维结构还原氧化石墨烯材料。预接枝的葡萄糖在焦耳热作用下转化为
纳米尺度的碳球,并均匀附着在石墨烯片层之间,有效的阻止了石墨烯片层在还原和充
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放电过程中的堆叠,石墨烯片之间大的间距有利于大离子半径的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快速
-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0次
插入和脱出。其作为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在0.5和1Ag
后比容量仍高达320和250mAhg-1,对应的容量保持率为92%和96%,显示出良好的
循环稳定性。与活性炭组装的钠离子电容电池在83Whkg-1的能量密度下,功率密度达
-1-1
到15kWkg。该材料作为钾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在0.5和1Ag的大电流密度下循环
-1
2000次的比容量仍有241和174mAhg,对应的容量保持率为96%和98%。
利用瞬时焦耳热法对退役锂离子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进行修复再生,发现在0.1s的
反应时间内即可使废旧石墨负极材料嵌入的死锂以及其表面SEI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iCl-KCl熔盐中镧系Gd)离子浓度在线监测研究.pdf
- Mg和Li含量对Al-Mg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pdf
- MOF衍生物基多层级复合电及其海水介质氧还原性能研究.pdf
- MXene改性PEDOT_及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pdf
- MXene基导电聚吡咯水凝极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pdf
- Ni_3Al基合金热变形行及高温CO_2腐蚀渗碳研究.pdf
- Ti含量对FeMnAlNi晶粒长大及超弹性影响的研究.pdf
- 变价镧系元素(Sm、Eu和中的种态及电化学分离的研究.pdf
- 玻璃微珠_空心球壳增强树脂复合材料制备及吸水特性研究.pdf
- 超声辅助激光熔化沉积Ti6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