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玻璃微珠/空心球壳增强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制备及吸水特性研究
摘要
自21世纪以来,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一直是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
外海洋开发设备中应用的浮力材料通常是空心玻璃微珠填充树脂基复合材料。通过调
整玻璃微珠的种类、含量来调节材料的密度和强度,但在保证低吸水率的情况下树脂
基体中能够添加玻璃微珠的量有限,材料密度难以降至0.55g/cm3以下。在保证材料强
度的必要前提下,针对两相树脂基复合材料密度大的缺点,开展第三相毫米级空心球
壳填充玻璃微珠/树脂基复合泡沫的研究,对进一步降低复合材料的密度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E-51环氧树脂为基体、空心玻璃微珠和轻质空心球壳为填料,采用模压成
型工艺制备了空心球壳直径为9.25±0.25mm以及玻璃微珠含量分别为15wt%、20wt%、
25wt%、30wt%和35wt%的玻璃微珠/空心球壳增强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研究了玻璃
微珠含量对三相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性能的影响,并优化出玻璃微珠的最佳配比。研究
结果表明:当玻璃微珠含量为25wt%时,三相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优异,材
3
料的密度为0.466±0.009g/cm,压缩强度为24.27±0.22MPa,比压缩强度为52.77±0.82
3
MPa·cm/g,导热系数为0.126±0.006W/(m·K),在吸水率小于1%时,轻质复合材料
可承受水等静压为13.52MPa。通过三相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的微观、宏观形貌以及表
面能和润湿性分析表明,在水等静压处理过程中,水在高压强下通过材料的微裂纹以
及空隙进入到材料内部,破坏了树脂基体和玻璃微珠之间的机械结合和物理吸附,当
水浸入到玻璃微珠和树脂基体之间的界面时,增加了复合材料吸水率,降低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复合材料性能,采用相同成型工艺制备了玻璃微珠含量为25wt%
以及空心球壳直径分别为7.25±0.25mm、8.25±0.25mm、9.25±0.25mm、10.25±0.25
mm、11.25±0.25mm的玻璃微珠/空心球壳增强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空心球
壳直径对三相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空心球壳直径为
8.25±0.25mm时,三相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为优异,材料的密度为
33
0.480±0.010g/cm,压缩强度为28.25±1.67MPa,比压缩强度58.85±2.77MPa·cm/g,
导热系数为0.141±0.008W/(m·K),在吸水率小于1%时,轻质复合材料可承受水等静
压为14.42MPa。
采用优化的玻璃微珠含量和空心球壳直径制备三相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探究水
哈尔滨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等静压循环次数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12.5h内水等静压循环次数分别为15次、25
次、50次时,复合材料的吸水率分别为1.46±0.14%、1.52±0.08%、1.57±0.16%;压缩
强度分别为26.05±0.19MPa、25.27±0.38MPa、24.35±0.21MPa;导热系数分别为
0.161±0.009W/(m·K)、0.164±0.007W/(m·K)、0.167±0.008W/(m·K)。
关键词:空心球壳;复合材料;吸水率;导热系数
玻璃微珠/空心球壳增强树脂基轻质复合材料制备及吸水特性研究
Abstract
Sincethe21stcentury,thedevelopmentandapplicationofmarineresourceshave
becomeafocalpointforcountriesworldwid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LiCl-KCl熔盐中镧系Gd)离子浓度在线监测研究.pdf
- Mg和Li含量对Al-Mg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影响研究.pdf
- MXene改性PEDOT_及在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pdf
- Ni_3Al基合金热变形行及高温CO_2腐蚀渗碳研究.pdf
- 超声辅助激光熔化沉积Ti6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pdf
- 堆芯燃料组件域CFD高效计处理分析与精细流动特性研究.pdf
- 还原氧化石墨烯_聚苯胺_镍)复合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研究.pdf
- 基于Transformer白质间相互作用预测方法研究.pdf
- CAR-T细胞免疫疗法中细征关联细胞因子分析及其预测.pdf
- CF_PEEK热塑性复合材开孔性能及低速冲击性能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