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B41T 1304-2016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DB41T 1304-2016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S65.020B16

DB41

河南省地方标准

DB41/T1304—2016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2016-10-26发布2017-01-26实施

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DB41/T1304—2016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厅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桐柏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桐柏县经济林开发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桐柏县锦程花木专业合作社。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国山、黄艳峰、张娜、郝群章、贾德军、陈秀坤、李伟。本标准参加起草人:朱盛、高歌、易长坡。

DB41/T1304—2016

1

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小绿叶蝉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监测调查、综合防治、防治效果检查。本标准适用于茶小绿叶蝉的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LY/T2011-2012林业主要有害生物调查总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茶小绿叶蝉EmpoascapirisugaMatumura

又称叶跳虫、浮尘子等,属同翅目叶蝉科小绿叶蝉属,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见附录A。

4监测调查

4.1踏查

沿茶园边缘、生产路等进行踏查,目测发生范围、危害状况,发现虫情危害应进行虫口密度调查。

4.2虫口密度调查

4.2.1调查地点

选择有代表性的标准地,面积为667m2,作为茶小绿叶蝉固定调查标准地,标准地数量见表1,标准地因子调查见附录B表B.1。

表1标准地数量表

位置

山区

丘陵

平原

茶龄(年)

小于10

大于10

小于10

大于10

小于10

大于10

面积大小(667m2)

小于1000

大于1000

小于1000

大于1000

小于1000

大于1000

标准地数量(个)

2

3

1

2

1

DB41/T1304—2016

2

4.2.2调查时间

4.2.2.1越冬虫口调查

分别在秋季(10月中下旬)和次年春茶叶芽萌发时(3月上中旬),各调查一次。4.2.2.2生长季节虫口调查

春茶20~30天调查一次,夏茶秋茶15~20天调查一次。晴天宜在露水未干前进行,阴天全天均可调查,雨天调查时间顺延。

4.2.3调查方法

采用随机取样法,每个标准地选择20个样点,每个样点茶叶面积不小于1m2,按照上中下不同部位随机检查20个叶片,调查若虫、成虫等因子,虫口密度按公式(1)计算,虫口密度调查见附录B表2。

a=b1/b2×100………………

(1)

式中:

a——虫口密度,单位为头/百叶;

b1——调查茶小绿叶蝉的总数,单位为头;b2——调查叶片总数,单位为个。

计算结果四舍五入,保留整数。

4.3危害程度调查

根据茶叶受危害后,叶片表现出凋萎、失色、焦枯等不同特征进行分级,受害分级见表2。表2茶叶受害分级表

级别

期间

识别特征

严重程度

1

失水期

叶芽在露水未干时,生长正常,气温升高随蒸腾作用的加强,叶芽逐渐凋萎。

轻度

2

红脉期

叶片输导组织受到破坏,养分输送受阻,嫩叶背面的叶脉明显变红,叶片失去光泽。

中度

3

焦边期

叶芽严重失水,叶尖或叶边缘开始焦枯,叶片停止生长,开始变形。

重度

4

枯焦期

叶片停止生长,芽及叶片呈红褐色至褐色焦枯,严重时呈火烧状。

4.4天敌种类调查

茶园天敌昆虫主要有蜘蛛、草蛉、螳螂等。天敌种类调查地点、时间、方法与生长季节茶小绿叶蝉调查结合进行。

5综合防治

5.1防治原则

农药使用符合GB4285的规定。

DB41/T1304—2016

3

5.2防治时间

根据虫害发展趋势,夏茶期间百叶虫口密度5~8头,秋茶期间百叶虫口密度10~12头,或叶片表现出凋萎、失色、焦枯等不同表现,适时开展防治。

5.3分区防治

对常发区和多发区,以化学防治为主,迅速降低虫口密度。对于偶发区,虫口密度不高时,密切监测虫情发生动态,以管理措施为主,其它防治方法为辅助。

5.4茶园管理

合理施肥,中耕除草,增强树势,秋冬季节清除茶园杂灌杂草,剪除干枯枝条,集中销毁,减少越冬虫源。

5.5生物防治

保护螳螂、蜘蛛、草蛉等天敌昆虫,利用天敌取食茶叶

文档评论(0)

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