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护理学(第3版)PPT课件 康复护理技术.pptx

康复护理学(第3版)PPT课件 康复护理技术.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康复护理技术;C;第一节康复护理环境;;;;;;;;;;;;;;;;第二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第三节体位摆放与体位转移;;;;;;;;;;;;;;;;;;;;;;;;;;;;第四节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第五节呼吸训练与排痰技术;;腹式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训练

呼吸肌训练

局部呼吸训练

冷疗法

水疗法;一、呼吸训练

呼吸训练是通过特定的呼吸运动和治疗技术使患者重建正常的呼吸模式,增强呼吸肌肌力和耐力,改善肺通气和换气,提高肺功能,提高患者活动能力。;呼吸训练主要适用于急性或慢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胸部或腹部手术后等引起的呼吸肌肌力减退或麻痹,呼吸功能下降的患者。

临床常用的呼吸训练包括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呼吸肌训练、局部呼吸训练等。;(一)腹式呼吸训练

腹式呼吸是指强调膈肌呼吸为主的方法,以改善异常呼吸模式,提高膈肌的收缩能力和收缩效率,使患者浅促的胸式呼吸变为深慢的腹式呼吸,是呼吸训练的基础。可相对地减少生理死腔量,增加潮气量和肺泡通气量,提高血气交换率。

1.要领

肩背放松,吸鼓呼瘪,吸时经鼻,呼时经口,深吸细呼。

;2.体位

让患者处于舒适放松体位,以放松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肌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减少上胸部活动,有利于膈肌移动。可取卧位、坐位、前倾位或活动下(步行、上下楼梯)练习腹肌呼吸。

(1)卧位:采取头低位,让患者仰卧于已调整为倾斜的床上或平板床上,同时垫高床脚(同体位引流时姿势)。

(2)前倾位:患者坐位时保持躯干倾斜20°~45°,可用手或肘支撑于自己的膝盖或桌面上。立位时借助手杖或扶车的支撑,保持躯干前倾。;3.方法

(1)双手置于上腹部,体会腹部的运动,吸气时闭口经鼻做深吸气,同时上腹部对抗手所加压力徐徐向上隆起腹部;呼气时气体经口呼出体外,手随腹部下陷并轻轻加压以增高腹压推动膈肌上抬。

(2)呼吸要深而缓,要求吸呼气时间比例为1∶2,目的是使肺内气体有效排出。

(3)训练初期,每次10~15min,每日2次,反复练习可促进膈肌收缩,增加膈肌活动范围。熟练掌握后,可配合缩唇呼吸,逐渐增加次数和每次训练的时间。;(二)缩唇呼吸训练/吹笛式呼吸训练

缩唇呼吸训练可以促进腹肌参与呼气,缓解气道早闭,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

1.要领

用鼻吸气,缩唇呼气。;2.方法

(1)让患者处于舒适放松体位。

(2)呼气时须被动放松,避免腹肌收缩。

(3)指导患者缓慢地用鼻深吸气后,再将嘴唇缩起呈吹笛状轻柔地呼出气体。尽量将气完全呼出以延长呼气时间,一般吸气2s,呼气4~6s,呼气流量能使距唇15~20cm处的蜡烛火焰倾斜而不熄灭为度。

(4)每分钟7~8次,每次10~15min,每天训练2次。;(三)呼吸肌训练/呼吸抗阻训练

呼吸肌训练应着重训练吸气肌,平静呼吸时,吸气运动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收缩实现的,是一个主动过程;平静呼气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所致,是一个被动的过程。;1.膈肌抗阻训练

(1)患者取仰卧位或头稍抬高的体位。

(2)方法基本与腹式呼吸训练相同,不同的是患者上腹部多放置1~1.5kg的沙袋。沙袋重量必须以不妨碍膈肌活动及上腹部鼓起为宜。

(3)让患者深吸气时尽量保持上胸廓不动,避免代偿。

(4)注意逐渐延长呼吸时间,增强训练强度。当患者在吸气时不动用呼吸辅助肌的情况下,能保持膈肌呼吸模式约15min时,可适当增加沙袋重量。;2.吸气阻力训练

(1)应用专门的吸气阻力训练器进行训练。通过改变训练器管子的直径来调节吸气阻力,管径愈小,阻力愈大。

(2)每天进行吸气阻力训练数次。训练无不适,可逐渐延长每次训练时间,由5min逐渐增加到20min、30min,以提高吸气肌耐力。当患者吸气肌肌力或耐力有所改善时,可将训练器的管子直径减小,增加其训练难度。;3.诱发呼吸训练/持续最大吸气技术

(1)指导患者取舒适放松体位,可取仰卧位或半坐卧位。

(2)让患者做4次缓慢、轻松的呼吸,在第4次呼吸时做最大呼气。

(3)将呼吸器放入患者口中,经由呼吸器做最大吸气并且持续吸气数秒钟。若有呼吸训练器,还可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反馈刺激,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深吸气量。

(4)每天重复数次,每次练习5~10下。;(四)局部呼吸训练

双侧肋骨扩张

(1)患者取坐位或屈膝仰卧位。

(2)操作者双手置于下方肋骨侧缘。

(3)让患者呼气,当感到胸廓向下向内运动时,置于肋骨上的手掌向下施压。

(4)在患者吸气前,快速地向下向内牵张胸廓,以诱发肋间外肌的收缩。;(5)在患者吸气时,可给予下肋区轻微阻力以增强患者吸气时胸廓扩张的感觉,同时令患者抵抗操作者手掌的阻力吸气,以扩张下肋。

(6)当

文档评论(0)

youmeu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持证人

文档随时下架,尽快下载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2月24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执业医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