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鼻出血正确处理方法和科学预防措施.docVIP

临床鼻出血正确处理方法和科学预防措施.doc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鼻出血正确处理方法和科学预防措施

认识鼻出血:类型不同,处理有别

1.按出血部位分:

前鼻出血(常见):多发生在鼻中隔前下部的“利特尔区”,这里血管丰富表浅,挖鼻孔、碰撞等轻微刺激就可能出血,血液从鼻孔直接流出。

后鼻出血(少见但严重):出血部位深,血液会经后鼻孔流入咽部,出血量较大且难以止住,需格外警惕。

2.按出血机制分:

动脉性出血:血液鲜红、喷射状涌出,压力高、流速快,类似“水管破裂”。

静脉性出血:血液暗红、缓慢滴出,常见于鼻腔炎症导致的血管破裂。

这些原因正在“伤害”你的鼻子!

局部因素(直接刺激鼻腔)

外伤:挖鼻孔、用力擤鼻涕、鼻部撞击(如儿童跌倒、运动碰撞)。

鼻腔疾病:鼻炎、鼻窦炎(黏膜充血脆弱)、鼻息肉(压迫血管)、鼻中隔偏曲(黏膜张力大易破损)。

异物刺激:儿童将玩具、纸团塞入鼻腔,长期刺激引发炎症出血。

全身因素(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

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压骤升冲击鼻血管)、动脉硬化(血管弹性差易破裂)。

血液系统疾病:血小板减少、白血病(凝血功能异常,出血难止住)。

其他:内分泌失调、长期服用抗凝药、维生素缺乏(如维C、K不足影响血管韧性)。

鼻出血时,这些症状在提醒你危险!

看出血量:少量出血(涕中带血)可自行处理;大量出血(喷射状、口腔涌血、面色苍白、头晕)需立即就医。

看伴随症状:

鼻塞、流涕→可能是鼻腔炎症;

头痛、视力下降→警惕肿瘤等严重疾病;

高血压患者出血时血压升高、心慌→需密切监测血压。

科学止血:记住“三不三要”原则

这些做法千万别做!

不要仰头:血液倒流入咽喉会引发呛咳、呕吐,甚至误吸窒息!

不要塞纸巾/棉花:粗糙材质易损伤黏膜,且可能残留引发感染。

不要用草药/偏方止血:如涂牙膏、塞花椒,可能刺激伤口加重出血。

正确处理分三步,黄金时间是关键!

第一步:冷静调整姿势

身体微微前倾,头部稍低(避免血液倒流),用嘴呼吸,放松情绪(紧张会加剧血压升高,加重出血)。

第二步:按压鼻翼止血

用拇指和食指捏紧双侧鼻翼(避开鼻梁),持续按压5-10分钟(中途不要松手查看!),力度以鼻翼轻微受压为宜,就像给出血的血管“关上阀门”。

第三步:冷敷辅助收缩血管

用冰袋或冷毛巾敷鼻根、额头或颈部,通过低温促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量,每次冷敷10-15分钟,可重复进行。

按压15分钟后仍出血不止;

短时间内反复出血;

伴随头晕、乏力、发热、视力下降等症状;

高血压患者出血时血压难以控制。

日常预防:从细节入手

1.保持鼻腔湿润,告别干燥出血

用加湿器维持室内湿度40%-60%(尤其秋冬季节);

每天1-2次用凡士林、薄荷油滴鼻液涂抹鼻腔黏膜,防止干裂(儿童需家长协助)。

2.养成良好习惯,减少刺激伤害

改掉挖鼻孔的习惯,鼻腔有异物可用生理盐水冲洗;

擤鼻涕时“单侧进行”:压住一侧鼻翼,轻轻擤出另一侧,避免双侧同时用力导致鼻腔压力过高。

3.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血管韧性

饮食:多吃富含维C(柑橘、菠菜)、维K(西兰花、生菜)的食物,软化血管;

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后血压骤升,高血压患者需规律服药、定期监测血压;

戒烟限酒:减少烟酒对鼻腔黏膜的刺激。

特殊人群护理:重点关注,精准防护

儿童鼻腔娇嫩,易因碰撞、塞异物出血,止血时先安抚“别害怕”,再按上述步骤处理;

教育孩子“不挖鼻孔、不塞东西进鼻子”,玩耍时注意安全。

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出血可能量大且难止,若自行处理无效,立即就医并记录出血时间、量;

高血压患者出血时,在止血同时监测血压,若血压异常升高,及时联系医生调整用药。

鼻出血看似常见,却暗藏误区和风险。掌握正确的止血方法、做好日常预防,不仅能减少伤害,更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和家人。记住:冷静处理、科学应对,才是对鼻子最好的守护!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