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VIP

吉林省松原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级中学名校试题

PAGE

PAGE1

吉林省松原市九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

3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全册。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内容摘自岳麓书院藏秦简《为吏治官及黔首》。这反映出秦朝吏治

《为吏》

吏有五善

吏有五失

忠信敬上

视黔首渠骜

精(清)廉夫(无)旁(谤)

不安其朝

举吏审当

居官善取

喜为善行

受令不偻

龏(恭)敬多瓖(让)

安其家忘官府

A.外儒内法 B.存礼尚法 C.以民为本 D.清明廉洁

【答案】B

【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秦简内容“吏有五善,忠信敬上,清廉无谤,举事审当,喜为善行,恭敬多让”可以看出,材料强调了官吏要忠诚守信、廉洁奉公、行为审慎、善良恭敬等品德,这些品德观念与传统的礼义观念相符,体现了秦朝吏治“存礼”的特点。同时,秦朝本身是以法家思想治国,重视法律在治理国家和管理官吏中的作用,所以秦朝吏治呈现出“存礼尚法”的特点,B项正确;“外儒内法”是汉武帝之后封建王朝的治理特点,且秦朝以法家思想为主导,焚书坑儒抑制儒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中秦简内容更多强调的是官吏自身的道德修养,并非“以民为本”,排除C项;材料只是列举了官吏应具备品德,不能等同于实际吏治状况,排除D项。故选B项。

2.下表中的两则史料可用来探究

史料

出处

“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

《丹阳记》

南朝时豫章郡(今南昌一带)“一年蚕四五熟”,这一带的妇女“勤于纺绩,亦有夜浣纱而旦成布者,俗呼为鸡鸣布”

《隋书·地理志》

A.魏晋时期科技的进步 B.川蜀地区纺织业的衰落

C.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 D.大运河助推手工业发展

【答案】C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第一则史料提到三国时期江东(江南)尚未掌握织锦技术,需从蜀地获取。这间接说明当时江南纺织业存在短板。第二则史料描述南朝豫章郡(今南昌一带)出现“鸡鸣布”,妇女夜间浣纱、清晨成布,展现了江南地区纺织水平的提升。这两则史料分别从三国至南朝的纵向时间跨度,以及丝织、麻布等不同纺织领域,共同印证了江南地区手工业的进步与经济实力的增强,C项正确;科技进步侧重技术本身,但史料内容更强调江南丝织业的产业规模与生产力的提高,排除A项;“川蜀地区纺织业衰落”的说法与当时蜀锦兴盛的事实相悖,排除B项;大运河在隋朝时期才贯通,排除D项。故选C项。

3.“宋代画家在观察自然时,不仅追求物象的形质细节(如皴法、构图的精细刻画),更注重其物象背后的精神世界,从而形成了两宋山水画既具有物象形质之美,又具有超然于物象之外的意境之美。”宋代山水画的这一特点表明

A.社会思潮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B.文人画开始注重“以形写神”

C.宋代绘画呈现出世俗化趋势 D.政权更迭对时代审美的改变

【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受理学影响,强调通过对事物的探究来穷尽其理,追求一种内在精神层面的认知。画家在创作山水画时,不仅注重物象的形质细节,更注重物象背后的精神世界,这正是社会思潮(理学)对艺术创作产生影响的体现。山水画中既展现物象形质之美,又有超然物象之外的意境之美,与理学对人们认知世界方法的影响相契合,A项正确;“以形写神”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强调通过形体的描绘来表达精神气质,排除B项;世俗化趋势强调绘画内容贴近普通民众生活,反映市民阶层的趣味和需求,而材料中宋代山水画注重物象背后精神世界的特点,并非体现世俗化,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政权更迭对时代审美的改变”,排除D项。故选A项。

4.顾炎武指出“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今之君人……从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黄宗羲理想化地提出了与西洋制度相似的政治构想,提倡“众治”代替“独治”。这些观点

A.推动经世致用思潮的产生 B.已经具备了近代“民权”意识

C.促使社会发生根本性变革 D.是对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牧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