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VIP

15.1《谏太宗十思疏》课件++统编版高一语文必修下册.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谏太宗十思疏

一个谏字探到底!;

我在大唐

当诤臣魏征;

大唐诤臣身份卡

姓名魏征(580—643),字玄成。

经历参加李密反隋的起义军,李密失败后降唐,太宗

时拜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封郑国公,世人称魏郑公。死后赠司空,谥文贞。

成就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二百多次,达十万

言,起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

辅佐唐太宗17年,以直言敢谏著称,史称诤臣;

所谏何人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

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少年从军,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窦建德、王世充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

立下赫赫战功,封秦王。

武德九年(626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

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即皇帝位,年号贞观。李世民统治

时期,出现了安定富强的政治局面,史称“贞观之治”。;

谏中看人格

第四章

谏些什么?

第三章

如何上谏?

第二章

为何而谏?

第一章;

为何而谏?;

为何而谏

唐朝初年,唐太宗常以隋朝的暴政为戒,不敢过分使用民力,

能够节私欲明赏罚,广开言路,积极纳谏。

到了贞观中期,随着功业日隆,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

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四处巡游,劳民伤财,并且变得喜闻顺;

如何上谏?;

作为一名谏臣,你很希望君主能

够接受你的意见。你觉得进谏时应该用什么态度?;

第一段

想要结构助词,取消句树根立性疏通水道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

生长,长得好adj的使动用法,使……稳固

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德行和道义

臣听说,想要树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基稳固;想要泉水流得

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德行和道义。;;

探究思考

1.魏征为何要从“固其根本”和浚其泉源”说起?

文章开篇以“固其根本”和“浚其泉源”设喻,生动地引出作者

的观点: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用生活中的常识进行比喻,从而说明“积德义”抽象???道理,使论述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第一段

戒除并列连词保持

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

安/危:形作名。居:处于;思:想形作动,行节俭

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转折连词adj作v,流得长远

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行节俭,德行不能保

持深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就(如同)砍断树根来求得树木茂盛,堵塞源泉而想要水流得远啊。;

劝谏妙计二:

对比论证,引出观点!;

第二段

所有的指帝王;今义:国家最高领导人连词,表承接关系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

坚持到底大,重大深,深切的开头做得好的

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多能够表示推测,大概

历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的重大使命,没有一个不是(创业之初)在深

深的忧虑中而德行显著,(但)大功告成之后却德行衰微的。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而守住天下就很困难吗?;

第二段

深深忧虑而:修饰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①待下

在…之后尽情而:并列竭尽诚心指臣民

既得志,则纵情以②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达到目的,实现愿望看不起别人整体陌生的路人

过去夺取天下时德行有余,现在守卫天下却德行不足,这是为什么呢?处在

深重的忧患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已经实现了志愿,就会放纵自己的性情,看不起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

第二段

即使督察同“震”,威吓苟且免于刑罚表面上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使……倾覆应该怀念,感激恭顺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警惕轻视,怠慢

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人民,用盛怒来威吓人民,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是并不会怀念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顺,内心里却不服气。怨恨不在于大小,可畏惧的是人民(心怀怨恨);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奔驰的马车却用朽烂的绳索,怎么可以忽视呢!;

概括了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向阳暖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