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docxVIP

2025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之李白《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1S~16题。

送萧三十一之鲁中,兼问稚子伯禽①

李白

六月南风吹白沙,吴牛喘月②气成霞。

水国郁蒸不可处,时类道远无行车。

夫子如何涉江路?云帆袅袅金陵去。

高堂倚门望伯鱼③,鲁中正是趋庭处。

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

君行既识伯禽子,应驾小车骑白羊④。

[注]①本诗为唐天宝八年(749年)作者寓居金陵时所作。②吴牛喘月、形容天气炎热。③伯鱼:孔子儿子孔鲤的字。趋庭:快步走过庭院。据《论语·季氏》记述,孔子曾独立庭院,孔鲤趋庭而过,孔子趁机教导儿子要“学诗”“学礼”。④晋朝美男子卫玠小时候在洛阳乘白羊车上街,时人称赞他是“璧人”。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极力描绘江南暑天的酷热景象,突出萧三十一赴鲁中省亲之行的艰辛不易。

B.“云帆袅袅”与诗人的“直挂云帆济沧海”类似,都表达了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

C.结尾两句既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探望伯禽的心愿,也暗含诗人对儿子的美好想象。?

D.本诗情感真挚,风格质朴,有别于《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的浪漫狂放。

16.诗中用孔鲤趋庭的典故,在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5.(3分)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诗句内容、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及鉴赏诗歌形象、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和D级。

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是B。

这首诗前四句极力描绘江南六月酷暑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省亲时炎道远的关怀。中问四句中,前两句自问自答,点出友人乘坐船只,“云帆袅袅”离开金陵回鲁中,其

中“云帆”指白色的船帆,“袅袅”本来指细长柔软的东西随风摆动,诗中借以写船帆鼓风而行的样子:结合上下句的语境来看,“云帆袅袅”表现了船行的轻快,暗含着诗人对友人出行顺利的美好祝愿。B项将“云帆袅袅金陵去”与李白《行路难》中的名句“直挂云帆济沧海”相比照,认为两个诗句均有“云帆”意象,表达的情感也应一样,其实是错误的。“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前还有“长风破浪会有时”一句,两句连为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了“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但本诗中的“云帆袅袅金陵去”只是描写友人乘船回家省亲,友人的心情或许是迫切的,但并不至于需要有“勇往直前的豪迈气概”。

中间四句的后两句巧妙运用典故。“伯鱼”是孔鲤的字,“趋庭”说的是孔子教育孔鲤学诗学礼的故事,诗人借此含蓄地表达友人此行归省,不仅可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也可接受谆谆教诲。由此,诗人不禁联想到,自己也是一位父亲,自己的幼子也需要父亲陪伴教导,于是引出了后四句中诗人不得归家的愁苦和对幼子的想象和思念。结尾两句虽然没有直接要求友人代自己前去探望家人,但“君行既识伯禽子”一句言之凿凿,认定友人已经认识幼子伯禽,友人当然心领神会,理应代诗人前去探问致意。

综上所述,B项的赏析有误,是本题的答案。

16.(6分)

结构安排:使诗歌内容自然被渡到对思念家人的叙写。

情感表达:?①突出对萧三十之片归家省亲的欣羡:②曲折表达了诗人不能归家的愁苦,以及不能教导伯禽的愧疚。

答对“结构安排”的作用给2分;营对“情感表达”的作用给4分,答对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其罹补来,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评分说明]

①考生答案应紧扣“孔鲤趋庭的典故”作分析。努生答案无关孔鲤典故,而是泛泛概括全诗内容,不给分。

②考生答案应紧扣“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的“作用”作分析,考生答案不是回答“作用”,而是概括相关诗句的内容情感:不是按“结构安排”“情惯表达”分点作答,以致要点交叉,意思混杂,均应酌情扣分。

③考生答案不在本答案范围,但能结合文本、言之有理的,可根据理由充分、阐述合理的程度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考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特色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题干有两个重要限制,一是文本限制,要求分析的仅是诗中运用“孔鲤趋庭的典故”诗句:二是答题限制,要求分析的是“结构安排”和“情感表达”的“作用”。

诗中涉及“孔鲤趋庭的典故”的诗句是“高堂倚门望伯鱼,鲁中正是趋庭处”,在全诗中处于七、八句的位置。要分析这两句的结构安排作用和情感表达作用,首先要弄清楚这两句与前后诗句的内容关系。从其与前六句的内容关联来看,这两句点明友人不辞艰辛前往的鲁中,是友人父母亲所住的地方,从而表明友人此行是一次归家省亲之旅,这样就能使诗歌自然转入到有关思家思亲内容的叙写。从其与后四句的内容关联来看,诗人正是由“孔鲤趋庭”的典故引发联想,想到自己多年不曾归家,想到儿子应当有了好的成长,于是才有了诗歌后半部分思家思亲的复杂情感。

有了对前后诗句内容关系的正确理解,就可以由此出发分析结构安排的作用和情感表达的作用了。由于“孔鲤趋庭”与后四句关联更紧密,因此结构安排的作用主要应从“启下

文档评论(0)

专注中高考语文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15年深耕,专注中高考语文资料收集整理!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3月16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