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物的杂质检查10.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学年第二学期药物分析课程教案

授课班级:13大专6、高职3授课人:赵梦静课时:2

【课题】

氟检查法

【教学目标】

氟检查法的基本原理、反应条件

【教学重点】

氧瓶燃烧法

【教学难点】

氟检查法的步骤

【教学准备】

板书

【教学时间】

周次

9

9

9

星期

2

3

4

节次

6

56

1

班级

6

3

6

【教学方法】

传统式,提问式,学导式,自学式。

【教学过程】

环节

内容

师生互动

设计

意图

导入揭题

5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提问学生

回顾上节课内容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

新授课程

30

氧瓶燃烧法

有些有机药物中含卤素、硫、硒等元素,它们以共价键形式与碳原子结合,不能检出,需经有机破坏后才能检出。

氧瓶燃烧法定义:

氧瓶燃烧法是将有机药物在充满氧气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

有机药物→燃烧→用规定的吸收液吸收→分析检查

1、仪器装置

燃烧瓶有500ml、1000ml、2000ml规格的硬质锥形瓶

瓶塞上有一根铂丝(直径1mm),成网状或螺旋状

铂丝作用:A、本身性质较稳定,不易燃烧

B、具有催化作用

2、操作

固体供试品包裹法:

50

50

30

30

7

固体体

液体供试品包裹法:

16

16×6

20

13

25

6

6×35

液体体

实验操作前:用少量水封闭瓶口

实验操作时:按紧瓶塞,以免气体逸出

实验操作后:充分振摇,完全吸收,注意瓶口洗涤

实验中燃烧不完全的原因:

通氧气不足

供试品受潮

供试品包得过紧或过松

燃烧瓶不严密,有氧气逸出

氟检查法

对照液2ml+茜素氟蓝+稀醋酸+硝酸亚铈

供试液2ml

610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

有机破坏有许多种,氧瓶燃烧是其中一种。

网状的优点:供试品在燃烧是接触面积大,缝隙小,易燃烧完全。而螺旋状,虽然制备简易,但夹持不紧易掉下,夹持过紧则燃烧不完全,且落下碎片。

根据图片来讲解供试品的包裹法

让学生了解燃烧不完全的原因

掌握定义

明白制作成网状的原因

图片让学生更加的直接明了的理解

课堂总结

5

氧瓶燃烧法

氟检查法

作业拓展

5

氧瓶燃烧法的概念

板书

氧瓶燃烧法定义:

氧瓶燃烧法是将有机药物在充满氧气的燃烧瓶中进行燃烧。

有机药物→燃烧→用规定的吸收液吸收→分析检查

1、仪器装置

燃烧瓶有500ml、1000ml、2000ml规格的硬质锥形瓶

瓶塞上有一根铂丝(直径1mm),成网状或螺旋状

铂丝作用:A、本身性质较稳定,不易燃烧

B、具有催化作用

2、操作

固体供试品包裹法:

50

50

30

30

7

固体体

液体供试品包裹法:

16

16×6

20

13

25

6

6×35

液体体

教学反思

学生进入整本书的复习状态,所有知识都已学过,只是授课教师不同,复习时应尽可能详细,照顾到老师不同的情况。本节课知识较密集,学生容易搞混,需缓慢理清重点,帮助较差的学生辅以相应的练习题

文档评论(0)

JuanHu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