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和临床管理策略
摘要
牙根外吸收是指由各种不同因素所致牙根外表面硬组织破坏的生理或病理过程。牙外伤是病理性牙根外吸收的主要病因之一。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临床表现和预后与外伤类型、牙根受损程度、牙根发育程度及有无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息息相关。对外伤牙进行有效管理可预防牙根外吸收的发生或阻断其进展,避免外伤牙缺失。本文针对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管理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
牙根外吸收(externalrootresorption)是指由各种不同因素如外伤、炎症、正畸力及继承恒牙萌出压力等所致牙根表面结构破坏的生理或病理过程[1]。其中,外伤作为病理性牙根外吸收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可直接或间接使牙根表面的牙骨质-牙周膜复合体损伤,随后可能伴发微生物感染,导致牙根外吸收的发生和进展[2]。牙外伤若不及时控制,易造成广泛性牙根外吸收,甚至发生外伤牙缺失。牙齿早失尤其恒牙早失可对患者的咀嚼功能、美观及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牙根外吸收属于外伤恒牙管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并发症之一。外伤后因前期牙本质破坏、牙髓充血、炎症刺激等导致的牙根内吸收不在本文论述范围。现就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临床管理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指导口腔医师为牙外伤患者提供更适宜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减轻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不良后果。
一、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分类及表现
外伤可使牙齿硬组织、牙髓及牙周组织等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引发的组织受损程度和损伤修复反应存在差异,牙根外吸收的发生与否及吸收类型也往往不同。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的类型主要包括表面性牙根外吸收(externalsurfaceresorption)、暂时性根尖破坏(transientapicalbreakdown)、炎症性牙根外吸收(externalinflammatoryresorption)、替代性牙根外吸收(externalreplacementresorption)和侵袭性牙根外吸收(externalinvasiveresorption)[1,3]。不同类型的牙根外吸收表现见图1和表1[4,5,6,7,8,9,10,11,12]。
图1恒牙外伤后牙根外吸收类型示意图A:表面性牙根外吸收,红色虚线示牙根外表面浅表吸收缺损,其吸收范围通常较小;B:暂时性根尖破坏,外伤后根尖区牙周膜扩张,可能继发牙本质、牙骨质、牙槽骨吸收而形成组织缺损,但在一段时间后牙周膜间隙可自行恢复;C:炎症性牙根外吸收,发生于根尖区、牙根侧面的组织炎症反应引起的吸收缺损,其牙髓状态多为牙髓慢性炎症或牙髓坏死;D:替代性牙根外吸收,牙骨质、牙本质发生吸收并被骨组织逐渐替代,灰色虚线示发生吸收前牙根范围;E:侵袭性牙根外吸收,又称牙颈部外吸收,其始发于牙颈部上皮附着下方,可累及牙本质
二、影响因素
外伤后发生牙根外吸收的影响因素可分为外源性因素和患者相关因素,这些因素可能启动、触发或加速牙根外吸收进程。
1.外源性因素:主要包括外力、微生物、治疗因素等。
(1)外力:外伤牙牙根受损程度与外力方向、大小有关。牙齿所受外力可分为沿牙长轴轴向、侧向或斜向的作用力,分别导致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伤。若发生牙周组织(牙周膜、牙骨质、牙槽骨等)损伤,外力可直接导致牙根表面结构受损,从而影响牙根外吸收的发生和进展[13,14,15]。若发生牙体硬组织、牙髓组织损伤,外力可影响患牙的免疫防御能力和牙髓状态,从而间接影响牙根外吸收的发生;若伴发牙髓感染,炎症性牙根外吸收发生率升高[16]。若外力同时导致上述多个组织损伤,发生复合性牙外伤,其牙根受损程度可能更重,形成更易发生吸收的微环境[17]。
(2)微生物:外伤可为口腔内外微生物入侵提供路径,同时可降低外伤牙对微生物的抵抗力,使微生物更易到达受损牙根表面、牙髓或根尖周组织,诱发炎症反应[18]。在牙根外吸收的吸收陷窝中放线菌属、链球菌属检出率高,其可参与上调骨吸收相关介质的表达,增强破牙细胞活性,加速牙根外吸收进程[19]。若牙髓治疗不及时,微生物可加重炎症性牙根外吸收程度[20]。
(3)治疗因素:在外伤牙治疗过程中,一些治疗因素可对外伤牙预后产生不良影响,如复位时不慎夹持外伤牙颈部可能导致侵袭性牙根外吸收;对已发生牙根外吸收的外伤牙行正畸治疗,可加重其吸收程度[8,21]。
2.患者相关因素:主要包括外伤时年龄、牙根形态或状态异常、咬合关系、全身系统因素等。
(1)外伤时年龄:外伤时年龄是牙根外吸收的影响因素之一。不同年龄的患者,其牙根发育程度、组织学结构特点及骨改建速度等存在差异。外伤牙牙根发育程度可影响其抵御牙根外环境变化的能力。与根部发育完成牙齿相比,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全品作业本英语七年级上册听读本.pdf VIP
- GB∕T 2997-2015 致密定形耐火制品体积密度,显气孔率和真气孔率试验方法.pdf
- 《餐饮服务管理系统》课件.pptx VIP
- 在线网课学习课堂《文科物理学——生活中的物理》单元测试考核答案.docx VIP
- (正式版)D-L∕T 1919-2018 发电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docx VIP
- (2025春)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doc
- 公路工程全套资料填写例范本.docx VIP
- 2025港航工程一建案例200问记忆宝典.docx VIP
- [广安]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前锋区引进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2025年新人教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