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中国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研究进展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愿景。中国政府积极行动,2017和2021年,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其他部委先后印发《中国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2017-2020年)》(以下简称《肝炎防治规划》)和《消除丙型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方案(2021-2030年)》(以下简称《丙型肝炎工作方案》)。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落实《肝炎防治规划》和《丙型肝炎工作方案》,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由于中国长期积累的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基数大,导致疾病负担重,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工作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系统分析了中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所取得的工作成效,剖析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结合中国国情,提出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的综合防控策略和措施,以及在2030年前亟需落实的相关措施,为助力推动中国相关部门就如何实现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目标提供参考依据。
1、中国病毒性肝炎预防控制工作成绩斐然
1.1病毒性肝炎经血传播和医源性感染已得到有效控制
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血站筛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90年代初在血站实施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血液筛查,2010年开始筛查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和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2012年将核酸检测引入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5年要求全面开展血站筛查核酸检测。2014年,中国政府拨款10亿元,用于让所有血站具备核酸检测能力,大大缩减了经血传播病毒检测的窗口期,在全球对献血者实施核酸检测的国家中,中国是仅有的4个发展中国家之一。
中国自2004年开始为符合条件的阿片类物质成瘾者提供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服务,并筛查检测抗-HCV;针对注射吸毒人员开展针具交换,减少因不洁注射导致的病毒性肝炎感染。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开设美沙酮门诊801家,覆盖阿片类物质成瘾者7.3万人;建立清洁针具交换点578个,覆盖注射吸毒者2.1万人。2021年参加戒毒药物维持治疗者的抗-HCV检测率达78.9%。根据哨点监测结果,吸毒人群抗-HCV阳性率由2012年的42.8%降低到2023年的21.1%。
中国从2000年开始推行一次性注射器的使用,2002年规定各种注射、穿刺、采血器具应当一人一用一灭菌,2005年加大对介入性治疗的监管,2006年在“一用一灭菌”的基础上,增加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不得重复使用的规定,2017年《肝炎防治规划》提出在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等高危人群中推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HepB)。以上措施的推行,使得中国的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播疾病在医源性感染方面得到有效控制。
1.2急性病毒性肝炎发病率显著下降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显示,1991—2020年,中国报告甲型肝炎发病率由55.69/10万下降至1.06/10万,下降幅度高达98.1%;2011—2021年,戊型肝炎发病率稳定维持在2/10万左右,2021年报告发病率为1.85/10万。2018年以来,甲型肝炎、戊型肝炎呈现零星散发的特点,无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1.3乙型肝炎新发感染迈向消除
1985年,中国的血源HepB上市。1992年,中国将HepB纳入计划免疫管理,明确了“谁接生,谁接种”的原则,规定新生儿首针HepB应由医院产科负责,强调HBsAg阳性母亲所生儿童应在出生24h内接种第1剂HepB。2002年,HepB进入国家免疫规划,新生儿HepB接种逐步实现全部免费。2010年,中国开始为孕产妇提供HBsAg检测,为所有HBV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在原有接种HepB的基础上,在出生后24h内注射100国际单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2015年,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服务扩展到中国所有县(市、区)。
通过30余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孕产妇住院分娩率由1990年的50.6%提高至2022年的99.9%,新生儿HepB报告首剂及时接种率由1992年的39%上升到2013年以后的90%以上,三针全程接种率由1992年的约30%上升到2008年以后的95%以上。2023年,孕产妇乙型肝炎检测率、孕早期检测率、乙型肝炎暴露儿童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与首剂HepB及时接种率分别达到99.94%、88.87%、99.92%、99.86%。通过模型估算,1992—2019年中国通过实施的HepB免疫及母婴阻断策略,有效保护了约5000万人免于成为慢性HBV感染者,减少了1250万人因HBV感染相关疾病而发生的早死。通过现场评估,部分省份已达到乙型肝炎母婴传播率下降至1%及以下的目标。
中国分别于1992、2006、2014和2020年开展了4次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