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PAGE页码2页/总NUMPAGES总页数4页
笔墨之间,释文之道——文本解读的智慧技巧
为了提升学科语文研究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奠定其未来教学和研究的基础,河南大学文学院于2024年11月20日下午在综合教学楼209教室举办了《文本阅读的路径》主题讲座。本次讲座特别邀请了郑州四中初中总校党总支书记、校长、河南省骨干教师、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师教育专家以及省教育科研基地专家库成员的李佳老师担任主讲嘉宾。文学院语文教育教研室主任杨亮教授、古代文学教研室副主任刘军政副教授、以及2023级、2024级学科语文专业的全体研究生与会,讲座由刘军政主持。
会议伊始,刘军政副教授热烈欢迎并隆重介绍了李佳老师。李佳老师谈到,作为河南大学文学院校友,再次回到母校,倍感亲切;现今,作为郑州四中校长,李佳老师向我们讲述了她的援疆经历与郑州四中在艺体方面的精彩表现,并朗诵了郑州四中出品的音乐——《京广86号》。作为已从教三十载的高中语文教师,李佳老师展示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教学的研究与热爱之情,并向我们传授了文本解读的技巧。
李佳老师从当前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总结出语文阅读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她认为,“教师准确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生命”。
一、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大讲特讲时代背景、作者生平轶事代替文本解读
有些教师在规定课时内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为他们用大段时间来讲述作者生平和时代背景,而忽略了真正文本的解读。此做法弊端就在于,如果是作者名不见经传的文章,那么语文教师应该从何去分析文本。
(二)贴标签式解读
过于依赖教师教学用书,只做知识的“搬运工”,文字就缺乏了生命力。
(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随意性解读
语文教学应当解读作者借助文本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以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为例,指出教师在向学生解读文本时,应该解读的是作者曹雪芹笔下的林黛玉,而非其他。
(四)“瞎子摸象”式解读
部分教师无法整体、全面地分析文本,将文本碎片化、分段式解读,缺少对于文本的完整性解读。
李佳老师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认为文本解读是有路径可走的。以“你是如何写一篇文章”的问题着手并提问学生写作文章的思路,总结出文本阅读的路径就是沿着作者的思路逆“流”而上“倒着读”。她提出“语文教学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得出结论的过程才最能体现语文的核心素养。
二、文本解读路径——逆流而上、追本溯源
(一)琢磨语言的方法
琢磨词语就是研究作者的语言,包括研究文章的词语、句子、句群乃至修辞和标点。词语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功。
1.琢磨词语的方法与策略
(1)关注语素本身含义
词语是语言中最小的运用单位,是作者表情达意的最基本要素。我们琢磨词语,首先要关注语素本身的含义,从词语构成的源头准确理解词语。语文不能稀里糊涂,要追求准确性。
(2)替换比较法琢磨词语
将文本中原有的词语替换成其他词语就能立刻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妙处。
(3)从词语的背面理解含义
叶圣陶先生说,“单从词句的字面去理解它还嫌不够,必须依据自己和旁人说话想心思的经验,从词句的背面去理解它”。如果不去认真琢磨作者赋予的丰富含义,也会影响我们对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准确透彻地理解。
(4)琢磨词语,不限于实词,还有虚词
虚词并不虚泛,它表示词语、句子的前后关系,或者表示某种语气,或者传达某种情状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如果不对它细加揣摩,对文本的解读也不会精准透彻。
2.琢磨分析句子、句群的方法和策略
句子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单句、复句、主动句、被动句、长句、短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等。
(1)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句子所表达的不同效果
(2)琢磨句子、句群背后的隐藏义
(3)理清句子和句子之间的“手牵手”的内在联系
3.琢磨修辞和标点
标点的作用:表停顿和表语气。停顿划分层次,停顿的长短,表明所说内容是不是作者所强调提出的。语气,表现说话人当时的思想感情。
(二)琢磨布局的方法
琢磨布局就是研究文章段落的划分、段落顺序、内容顺序。以《记念刘和珍君》第一部分前三段为例,第一段提出问题,第二段解决问题,第三段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前三段是全文的总纲,也是读者读文章的总纲。三段逻辑顺序理清了,文章的主旨也清楚了。
(三)琢磨选材的方法
琢磨选材就是琢磨材料的取舍和详略。材料是取、是舍、是详、是略,完全看主旨的需要。琢磨选材,弄明白好文章选材的精妙之处,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主旨。
(四)综合方法运用
我们在分析文章时,绝不是用以上方法中的某一种,而是综合地分析运用到整体的文本阅读中。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为例,“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现实情况的叙述还是设想?应该是诗人的设想:我要在大海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