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美育 教案 第八章 霓裳清音远:戏剧之美.docx

大学美育 教案 第八章 霓裳清音远:戏剧之美.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霓裳清音远:戏剧之美

“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同学你好,欢迎来到大学美育课堂,我是邱璟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戏剧的相关知识。

(翻)

【学习目标】

1.掌握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与欣赏方法。

2.了解戏曲的特征、发展历程以及成就,体会戏曲艺术之美。

(翻)

目录

(翻)

第一节?认识美:戏剧之印象征

(翻)

一、戏剧的特征及戏剧文学的分类

(一)戏剧的特征

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是文学、美术、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的综合体。戏剧

和其他艺术样式的不同点在于,它通过演员的语言和形体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展开故

事情节,以揭示既定的主题。综合性是戏剧的显著特征。

(二)戏剧文学的分类

戏剧文学种类繁多,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为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

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

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翻)

二、中国传统戏剧:戏曲

戏曲与古希腊悲剧、喜剧,以及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

(一)戏曲的含义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的独特称谓,是包括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以及近代的京剧和所有地方戏在内的通称。综合历代典籍中戏曲的含义,基本有两种:一是文学概念,指戏中之曲,是一种韵文样式,又称“剧曲”,后人又用来专指中国传统戏剧剧本;二是艺术概念,指中国传统戏。

(翻)

(二)戏曲的特征

1.综合性

戏曲把文学、绘画、雕塑、舞蹈、武术、音乐按自身的表现规律和表演方式完美地融汇、整合成一个整体,这些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在戏曲里得到了一种形式美的定型,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戏曲的艺术表现力,它们共同整合、营造了戏曲艺术的综合的舞台造型美和情节展现的表演美。

(翻)

2.虚拟性

戏曲艺术表演在虚拟环境、虚拟时空中进行,全靠演员用自身的动作表演调动观众的想象,创造出剧情需要的舞台环境和氛围。

3.程式性

戏曲的程式是直接或间接源于生活,经过音乐化、舞蹈化、装饰化提炼为中国戏曲特有的艺术语言。

写意性

戏曲表现手法的突出特点是夸张、变形,追求超乎常形的艺术真实。

(翻)

(三)戏曲的发展历程

戏曲先后经过了五个不同的时期:萌芽阶段——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傩

舞、百戏和滑稽戏);雏形阶段——南北朝、隋、唐(歌舞戏和参军戏);形成阶段——

宋、金时期(宋杂剧、院本和南戏);成熟阶段——元(杂剧);繁荣阶段——明清(传

奇和地方戏曲)。

(翻)

1.萌芽阶段

萌芽阶段对于戏曲文化形成、孕育的最直接贡献体现在优戏和百戏上。优戏多指以

戏弄调笑为主的男性表演者进行的戏曲表演,百戏(见图)则是乐舞杂技表演的总称,

在汉朝时期盛行。

(翻)

2.雏形阶段

在繁荣盛世的大唐,戏曲艺术形成的步伐明显加快了,开始渐渐向综合的方向发展,

曾经风光一时的百戏逐渐被歌舞戏、优戏所取代。参军戏是唐代优戏表演中最具代表性

的一类,以滑稽诙谐的动作、说白表演为主,成为唐代综合性很高的一种初级戏剧形式。

图8-2所示为参军戏俑。

(翻)

3.形成阶段

宋、金时期是戏曲艺术的重要发展时期,戏曲开始以独立的艺术形式登上历史舞台。

这时期产生的杂剧和院本,是中国戏曲真正成熟前夕的两个雏形。宋杂剧(见图)是宋代各种滑稽表演和歌舞杂戏的总称,其表演风格相对比较轻松活跃,广义的宋杂剧直接继承了唐代杂剧的传统,狭义的宋杂剧专指滑稽戏。

(翻)

4.成熟阶段

戏曲艺术发展到元代,终于迎来了它的成熟期,戏曲的写意、空灵、神似、洒脱、

嬉戏的美学品格逐渐形成。相比于南戏体制的宽松、散漫,元杂剧的体制称得上严整分

明,戏曲的故事情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物刻画也更加细腻。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

曲)成为一代文学的代称,并取得了与唐诗、宋词并称的地位。

(翻)

5.繁荣阶段

明清时期戏曲走向繁荣兴盛。南戏又迎来了第二春,四大南戏与《琵琶记》的地位

使得中国戏曲的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明成化年间,进入南戏向传奇演进的时期,传

奇是继元曲之后新出现的一种表演形式,其较大的成就是形成了对后世影响巨大的四大

声腔:余姚腔、海盐腔、弋阳腔和昆山腔。后来四大徽班进京,为了迎合皇室口味,融

合创造了博采众长的京戏,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国粹”并传承至今。

好,今天的课就到这里,同学再见!

(翻)

第二节?剖析美:戏曲艺术的审美特征

“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同学你好,欢迎回到课堂,我是邱璟老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戏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翻)

一、戏曲主要的表演形式

众所周知,中国戏曲是一门“以歌舞演故事”(王国维)的独特艺术。其中“歌”在

戏曲中被拆为“唱”“念”(音乐性的对话),“舞”在戏曲中被称为“做”“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ba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