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考点4文言翻译
典例剖析
(2024·新课标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材料一:
文侯受子夏经艺,客段干木①,过其闾,未尝不轼也。秦尝欲伐魏,或曰:“魏君贤人是礼,国人称仁,上下和合,未可图也。”文侯由此得誉于诸侯。
(节选自《史记·魏世家》)
材料二:
上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吕后恐,乃使建成侯吕泽劫留侯,强要曰:“为我画计。”留侯曰:“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今公诚能无爱金玉璧帛,令太子为书,卑辞安车,因使辩士固请,宜来。上知此四人贤,则一助也。”汉十二年,上从击破布军归,疾益甚,愈欲易太子。及燕,置酒,太子侍。四人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上怪之,问曰:“彼何为者?”四人前对,各言名姓。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节选自《史记·留侯世家》)
材料三:
论者或曰:“魏文式段干木之闾,秦兵为之不至,非法度之功。虽全国有益,非所贵也。”夫法度之功者,谓何等也?养三军之士,明赏罚之命,严刑峻法,富国强兵,此法度也。六国之亡,皆灭于秦兵。六国之兵非不锐,士众之力非不劲也,然而至于破亡者,强弱不敌,众寡不同,虽明法度,其何益哉?使童子变孟贲②之意,孟贲怒之,童子操刃与孟贲战,童子必不胜,力不如也。孟贲怒,而童子修礼尽敬,孟贲不忍犯也。秦之与魏,孟贲之与童子也。夫力少则修德,兵强则奋威。秦以兵强,威无不胜。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高皇帝议欲废太子,吕后患之,子房教以敬迎四皓而厚礼之,太子遂安。夫太子敬厚四皓,以消高帝之议,犹魏文式段干木之闾,却强秦之兵也。
(节选自王充《论衡·非韩》)
【注】①段干木:战国初魏国名士。②孟贲:战国时勇士。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却军还众,不犯魏境者,贤干木之操,高魏文之礼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维
第一步:精准审题,确定答题思路
第二步:速读文本,构建答题思维
步骤一、二:“审”与“切”
先审读句子,找到原文,理解上下语境意思。然后切分句子,找出重点关注的词语:(1)辟、游;(2)却、操、高。联系语境确定含义。“辟”是通假字,“游”“却”是一词多义,“操”是名词,“高”是词类活用。
步骤三:连
前两个步骤已完成了翻译的大部分工作,但是个别句子需要进一步连贯,如(1)中“逃我”译为“不见我”;(2)中添加主语“秦国”。
步骤四:誊(润色完善,誊后检查)
高分攻略
善于借助语境,提高翻译的精准度
文言文翻译需要有语境意识,只有把要求翻译的句子放在原文中,联系前后内容,才能保证翻译得心应手,从而提高翻译的精准度。
一、借助语境,弄懂大意
语境有小、大之分。对词语的解释符合小语境,但不符合完整的大语境。这种符合局部语境,但与完整语境不符的情况极具迷惑性,所以在翻译时不能只满足于推敲其是否符合上下句的意思,必须要在完整的语境中揣摩译句的大意。
【翻译技巧】
1.代词入句。精读译句,明确句子的陈述对象是谁,谓语动词是哪一个,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如何,尤其要把作为得分点的关键实词、虚词代入句子中来确定其义。
2.代句入段。将译句代入其所处段落中去读,看看该句在语意和语法上与上下文有无关联,有怎样的关联。如在语意上,该句与上下句构成怎样的叙事链、说理层次;在语法上,该句是否与前后句有对称关系等。
【例题讲解】
【例1】(2023·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鲋曰:“……若诸子之书,其义皆然。请略说一隅,而君子审其信否焉。”武臣曰:“诺。”子鲋曰:“乃者赵、韩共并知氏,赵襄子之行赏,先加具臣而后有功。
(节选自《孔丛子·答问》)
【名师点拨】读文把握画线句子后面的语境:武臣答应了。很显然是前面子鲋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六部分 热点1 词语的积累与运用.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六部分 热点2 标点符号的分析与使用.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六部分 热点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六部分 热点4 修辞手法的分析与运用.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六部分 热点6 句式变换.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六部分 热点8 创新题型.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七部分 技巧1 审准题,让作文零失误.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七部分 技巧2 知道“我”是谁.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七部分 技巧3 打造阅卷老师关注的“三点”.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七部分 技巧4 从阅卷规则中确定的增分点.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四部分 考点5 文言简答.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五部分 提升点1 理解分析类题目.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五部分 提升点2 鉴赏评价类题目.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热点1 内容要点与材料观点概括.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热点2 分析行文思路与论证特点.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热点3 文本信息的迁移运用.docx
- 高考语文 答题技巧 第一部分 热点5 分析词句的作用与效果.docx
- 高考语文 二、文言文阅读考前唤醒潜能点.docx
- 高考语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考前再提升的必备知识.docx
- 高考语文 四、名篇名句考前再升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