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慢阻肺病伴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个案护理》.docxVIP

《一例慢阻肺病伴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个案护理》.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例慢阻肺病伴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个案护理》

一、引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肺泡异常所致。COPD急性加重(AECOPD)是指患者出现超越日常状况的持续恶化,并需改变基础COPD的常规用药者,通常在疾病过程中,患者短期内咳嗽、咳痰、气短和(或)喘息加重,痰量增多,呈脓性或黏脓性,可伴发热等炎症明显加重的表现。II型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在静息状态下亦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本案例通过对一例慢阻肺病伴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过程进行详细分析,总结护理经验,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二、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68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气短10余年,加重3天”入院。患者1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量不多,伴活动后气短,休息后可缓解,未规律诊治。此后上述症状反复发作,冬春季节及受凉后加重。3天前患者因受凉后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咳嗽频繁,咳痰量增多,为黄色脓性痰,不易咳出,气短明显,活动耐力明显下降,夜间不能平卧,遂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体温38.5℃,脉搏110次/分,呼吸28次/分,血压130/80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端坐位,喘息貌,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双侧呼吸运动减弱,触觉语颤减弱,叩诊呈过清音,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散在湿啰音及哮鸣音。心率11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

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2.0×10?/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5%;C反应蛋白80mg/L;降钙素原0.5ng/ml;动脉血气分析:pH7.28,PaO?45mmHg,PaCO?70mmHg;胸部CT示双肺纹理增粗、紊乱,肺气肿征,双下肺可见斑片状渗出影。

入院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II型呼吸衰竭。

三、护理过程

(一)一般护理

1.环境护理

将患者安置在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的病房,温度保持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空气中的尘埃和微生物,避免刺激性气体的吸入。

2.休息与活动

患者因气短明显,活动耐力下降,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端坐位,以减轻呼吸困难。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拍背,促进痰液排出,防止压疮的发生。待患者病情好转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先在床上进行肢体活动,如翻身、屈伸肢体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室内活动等。

3.饮食护理

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如瘦肉、鱼类、蛋类、新鲜蔬菜和水果等。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饮水量不少于1500ml,以稀释痰液,促进痰液排出。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

(二)病情观察

1.生命体征监测

持续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及呼吸困难的程度,如出现呼吸浅快、潮式呼吸、点头呼吸等异常呼吸形式,应及时通知医生。

2.意识状态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有无烦躁、嗜睡、昏迷等,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度的变化,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3.痰液观察

观察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及黏稠度,如痰液由白色黏痰变为黄色脓性痰,提示感染加重;痰液量增多或减少,黏稠度增加或降低,均应及时通知医生。鼓励患者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

4.药物不良反应观察

遵医嘱给予患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呼吸兴奋剂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如使用呼吸兴奋剂时,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节律及意识状态的变化,如出现恶心、呕吐、烦躁、肌肉抽搐等不良反应,应及时通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三)氧疗护理

1.氧疗方式选择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选择合适的氧疗方式。患者为II型呼吸衰竭,应给予持续低流量(1-2L/min)、低浓度(25%-29%)吸氧,以防止二氧化碳潴留加重。

2.氧疗装置护理

保持氧疗装置的清洁、通畅,定期更换湿化瓶内的蒸馏水,防止细菌滋生。检查吸氧管有无扭曲、受压、堵塞等情况,确保吸氧效果。

3.氧疗效果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心率、发绀等情况,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评估氧疗效果。如患者呼吸困难减轻、发绀改善、动脉血氧分压升高、二氧化碳分压降低,提示氧疗有效;如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意识障碍加重等情况,应考虑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及时通知医生调

文档评论(0)

183****57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