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2024安徽省合肥市辅警面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题:请结合个人经历和合肥城市特点,谈谈你选择报考辅警的原因。
参考答案:选择报考合肥辅警,主要基于三方面考虑。首先是个人成长经历与岗位特质的契合。我出生在合肥瑶海区,从小在社区民警的帮助下长大——记得初中时书包丢在公交车上,是辖区王警官调监控、联系车队,两小时内帮我找回;高中参与社区志愿活动,常跟辅警哥哥们学习交通引导、反诈宣传,他们“小事当成大事办”的态度深深影响了我。这些经历让我明白,辅警是连接群众与公安的“最后一公里”,需要耐心、细心和责任心,而我在大学期间担任校卫队队长,组织过20余次校园安保活动,协调过300多人次的应急演练,培养了较强的团队协作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这些能力正好能在辅警岗位上发挥价值。
其次是对合肥城市发展的认同与责任。合肥近年来正从“科技之城”向“幸福之城”跨越,新能源、半导体等产业集聚带来人口流入,2023年常住人口已突破1070万,治安管理面临新挑战——比如高新区企业员工夜间下班的安全保障、老城区改造期间的矛盾调解、地铁3号线开通后的人流疏导等。作为土生土长的合肥人,我熟悉本地的街巷肌理、方言习俗,能更快融入社区;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参与这座城市的平安建设,比如在“警民议事厅”里帮居民解决电动车充电安全问题,在高校周边巡逻时宣传“国家反诈中心APP”,用实际行动守护“大湖名城”的烟火气。
最后是对辅警职业价值的深刻理解。辅警虽不具有执法主体资格,但承担着70%以上的基层警务辅助工作:从接处警现场的秩序维护,到案件办理的信息采集;从社区走访的隐患排查,到大型活动的安保支援。去年合肥公安推出“辅警积分制晋升”政策,让优秀辅警有了更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这让我看到岗位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事业”。我曾在蜀山区公安分局实习3个月,跟随民警参与过2次电信诈骗现场劝阻(成功阻止2名老人转账20余万元)、5次邻里纠纷调解(其中1起持续半年的楼道堆物矛盾最终化解),这些经历让我更坚定:辅警是“平安合肥”的基石,选择这个岗位,就是选择用平凡的坚守成就万家灯火的安宁。
第二题:你在巡逻时发现一名老人倒在路边,意识模糊,随身无手机和证件。此时你会如何处理?
参考答案:遇到这种情况,我会按照“生命优先、快速联动、全程留痕”的原则处理,具体分六步:
第一步,立即评估现场安全。先观察老人周围是否有车辆、积水、障碍物等危险因素(比如若在马路中央,需立即设置警戒锥,疏导过往车辆),确保自身和老人安全后,蹲下身轻声呼唤“大爷/奶奶,能听见我说话吗?”同时轻拍双肩判断意识状态(若完全无反应,需检查呼吸——用手背靠近鼻孔感受气流,观察胸廓是否起伏)。
第二步,启动紧急救助。若老人有呼吸但意识模糊,立即拨打120(说明位置:比如“包河区徽州大道与九华山路交叉口西南角公交站旁”、老人大概年龄、是否有外伤、意识状态),并同步联系110指挥中心(报备情况,请求调取附近监控查找老人身份或家属);若老人无呼吸,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按照30:2的比例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直到120到达或老人恢复自主呼吸)。
第三步,保护现场信息。在等待救援期间,仔细检查老人随身物品(口袋、随身包裹),即使没有手机证件,也要注意是否有药瓶(记录药品名称,如“降压药”“心脏病药”,提供给医护人员参考)、衣物标识(比如老年大学徽章、社区活动马甲)、随身物品特征(比如钥匙串上有“XX小区”字样),这些细节可能帮助确认身份。
第四步,安抚周边群众。若有围观人员,引导他们不要拥挤,疏散到安全区域;若有热心群众愿意帮忙,可请其协助记录现场情况(如用手机拍摄环境,但需提醒不要拍摄老人面部),或帮忙引导120车辆到达(尤其是在复杂路段时)。
第五步,全程沟通汇报。在120到达前,每3分钟向指挥中心汇报一次进展(“老人仍无意识,已实施基础急救,120预计5分钟到达”);医护人员到场后,详细交接掌握的信息(“发现时无手机证件,随身有硝苯地平药瓶,初步判断可能有高血压史”),并跟随救护车到附近医院(如辖区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协助联系医院警务室,通过“合肥市人口信息系统”查询老人身份(输入体貌特征、可能的居住区域,请求民警协助比对)。
第六步,后续跟进反馈。确认老人送医后,返回单位填写接处警记录(详细记录时间、地点、处置过程、协助单位);若24小时内未联系到家属,配合社区民警调取周边商铺、公交站监控,发布协查通报(通过“合肥公安”微信公众号、社区微信群);待老人清醒后,上门回访(携带社区准备的慰问品),了解是否需要进一步帮助(如联系家属、协助办理医疗手续)。
整个过程中,我会注意三点:一是保持冷静,避免因紧张遗漏关键信息;二是尊重老人隐私(不随意翻看随身物品,拍摄记录仅用于救助);三是体现合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