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32张PPT)2025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VIP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课件(共32张PPT)2025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ppt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5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民族关系:是指民族与民族之间因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联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

国家关系: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国家关系,则是专门指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往。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多元一体民族格局,对外交往扩大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形成;

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

甘英裴矩驻张掖造纸术外传海上马可波罗郑和《尼布楚条约》

出使大秦常骏出航玄奘、鉴真丝绸之路来华下西洋马戛尔尼使团

丝绸之路赤土国日本遣唐使广州、明海禁闭关锁国

课程标准州、泉州“朝贡”外交

1、了解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和边疆管理制度;

2、认识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古代处理对外关系的体制。;

(1)少数民族:东北的夫余、乌桓,北方的匈奴,西北的羌、氐,南方的夷、越。

(2)政策:

①中央:设典客、典属国等官职来管理民族事务

典客:九卿之一,掌管邦交和边陲部族事务典属国:掌管与少数民族交往的事务

②地方:

作用:

维护了北部边疆的稳定,促进了南方地区的

泰朝形场商开发,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融。;;

设河西四郡:设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成为中原前往西域的要道。

设西域都护府: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

③东北:设护乌桓校尉

掌管少数民族地区的沿边屯军将领亦称

校尉,如乌桓校尉、西戊校尉、南蛮校尉等。;

材料:《汉书·食货志》载:文帝时,匈奴数寇边,晃错上言:“以陛下之时,徙民

实边,使远方无屯戍之事;塞下之民,父子相保,无系虏之患。”

方式:①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

②在西域设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分民屯和军屯作用:①抵御匈奴的入侵;

②降低了军费开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负担;

③传播了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有利于边疆开发;

④推动了民族交流和??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北民南迁;

(三)隋唐至两宋时期——大交融、大发展

机构设置: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礼部:册封礼仪、朝见安排;鸿胪寺:接待礼仪

1、隋朝:◎《礼宾图》;;

材料1:(唐太宗认为)人主(君主)患德泽不加,不必猜忌异类。盖德泽恰,则四夷可使如一家;猜忌多,则骨肉不免为仇敌。

华夷一体、民族平等——《资治通鉴·唐纪十三》

材料2: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丰盛的嫁妆,据《吐蕃王朝世袭明鉴》记载,释迎佛像、珍宝、金玉书橱、360卷经典、各种金玉饰物”,又有很多烹技食物,各类饮料,各种花纹图案的锦缎垫被,卜筮经典30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60种,治404种病的医方100种,医学论著4种,诊断法5种,医疗器械6;

(三)隋唐至两宋时期——大交融、大发展

2、唐朝:

思考:唐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主要方式、特点、影响?

方式:设立机构;册封首领;武力征服;和亲;会盟通好。

特点:以和为主,政策开明,因俗而治,手段多样,措施灵活。

影响:①有利于民族交融;

②有利于边疆的稳定,促进边疆开发,加强边疆与内地的联系;

③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④推动文化交流,丰富了中华文化。;;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三)隋唐至两宋时期——大交融、大发展

3、宋朝:

特点

①并立:先后与辽、西夏、金长期并立,共同构成中华民族的历史。

②吸收:各民族政权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经验和文化。

③交融:即使在局部政权割据、争战状态下,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也从没有中断过。;

(1)背景:元朝结束了唐末五代以来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完成国家统一。

(2)政策:“行汉法”;对不同民族实行了明显

(3)措施:的差别对待政策。四等人制

①西南:封八思巴为帝师,领宣政院事,代表中央管辖佛教和藏族事务,西藏正式归入中央版图;

②东北、云南:设行省,征发赋役。

③西域: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军政

④东南:设澎湖巡检司经略台湾。;

(四)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

1、元朝:

(3)影响:

①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向阳暖树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