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阶段特征:⑤?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北洋军
阀统治。
2.主要表现
(1)一部宪法性质的文件:《⑥?》。
(2)两个革命团体(孙中山成立):⑦和⑧?
?。
(3)三次革命活动:⑨、⑩?和
??。;1.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点;;2.孙中山探索救国救民之路;3.比较洋务派、维新派和革命派;派别;派别;1.【学科素养时空观念】以下内容是一位历史人物的部分
经历,他是(D);2.1839年,林则徐在这座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
1911年,革命党人在这座城市高举义旗,与清军展开激烈
巷战,史称“黄花岗起义”。“这座城市”是(C);3.[2023安徽中考]1905年《民报》创刊后,陆续发表了《民
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
召瓜分说》《驳革命可以生内乱说》等文章。这反映出
《民报》作者群体(B);4.[2023山东济宁中考]孙中山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其中“民权主义”
的革命目标是(C);5.[2023辽宁营口中考改编]从1911年10月到11月下旬,全国
已有湖北、湖南、广西、四川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
立。这是响应(C);6.[2023江苏苏州中考]小红同学设计了如下思维导图,图中
问号处是(C);7.“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该事件(B)
①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②结束了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③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④推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点拨:根据材料“推翻专制共和兴”可知反映的是辛亥革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日益深入人心,②③正确;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是洋务运动,①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④错误;故选B。;8.[2023山东潍坊中考]清帝溥仪退位时,仍保留皇帝尊号,每年坐收四百??元巨款,养尊处优于北京皇宫。这表明(C);9.[2023四川泸州中考]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
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辛亥革命
的一手史料是(D);10.[2023湖北随州中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
(A);11.[2023湖北黄冈中考]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参议院行使立法权,临时大总统总揽政务,法官独立审
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上述规定(A);12.[2023江苏镇江中考改编]如下漫画反映了袁世凯复辟帝制
梦碎,直接导致其梦碎的革命运动是(D);【点易错】做错选择题的“五种表现”;13.[2023湖南常德中考]“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和“再
造民国第一人”分别是(D);14.【学科素养家国情怀】从林氏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
因祸福避趋之”,到康氏的“变法图强”,从孙氏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巴黎和会上的据理力争,这是仁人志士发出的时代最强音。这个时代的特征是(B);15.孙中山毕生致力于中国民主革命事业,直至生命的最后
一刻。作为站在时代潮流前面,领导中国人民结束旧时
代、开拓新时代的伟大革命家,他将永远为人们所铭
记。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组织了一次探究学习活
动,请你参加。(10分);【找寻伟人足迹】
材料一:;(1)根据材料一中图A、图B,列举三项孙中山从1894年到
1912年的相关事迹。(3分);【解读史料中的历史】
材料二:孙中山晚年颇为深刻地认识到:“建立共和,民权何由而发达?则从团结人心,纠合群力始。可是,十年以前,非特一般人不知共和为何物,即知识阶级亦鲜解共和真理,更有甚者,许多人不但不知共和的好处,反而希望清朝复辟……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
——摘编自董方奎《评孙中山晚年政体思想的飞跃》
(2)根据材料二,归纳孙中山认为中国民主共和政体失败的原因是什么。(2分)它表明近代中国探索民主道路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分);答案:失败的原因:民主共和思想没有深入人心或缺乏共
和政治的社会基础;缺乏对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新人教版 (2).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新人教版 (3).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新人教版 (4).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课件新人教版.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2).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3).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2).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3).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4).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2).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3).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 (4).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3课五四运动课件新人教版.pptx
-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课件新人教版 (2).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