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DOC

2025秋《三维设计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 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NUMPAGES5

课时跟踪检测(四十三)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一、选择题

(2024年1月·江西高考适应性演练)暑假,大学生小东回到家乡小镇参加社会实践。经过几小时的简单培训后,小东顺利走上工厂的流水线。在与工友的交流中,小东得知他们基本来自工厂周边村镇,家中部分耕地因家人外出务工而撂荒。此次经历让小东立志毕业后回乡扎根沃土,耕耘未来。据此完成1~3题。

1.推测小东参加社会实践的工厂最可能是()

A.时装厂 B.仪表厂

C.电子装配厂 D.金属冶炼厂

2.该工厂招收周边村镇劳动力作为员工,主要是为了()

A.降低用工成本 B.防止技术外溢

C.方便信息交流 D.节省培训投入

3.工厂员工家中出现部分耕地撂荒,反映了该地()

A.耕地质量下降 B.居住环境恶化

C.农业机械使用少 D.务农比较收益低

解析:1.C2.A3.D第1题,时装厂、仪表厂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经过几小时简单培训不能满足生产需求,A、B错误;电子装配厂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技术的要求较低,经过几个小时的简单培训就可以满足生产需求,可以上岗,C正确;金属冶炼厂生产环境对安全要求较高,不可能经过几小时的简单培训就上岗,D错误。第2题,该工厂招收周边村镇劳动力作为员工,主要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A正确;该工厂不属于技术指向型产业,对劳动力技术水平要求不高,招收周边村镇劳动力作为员工不是防止技术外溢,B错误;信息交流、节省培训投入不是主要目的,C、D错误。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区农民纷纷进城务工,导致耕地大面积撂荒,说明该地务农比较收益低,D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耕地质量下降、居住环境恶化、农业机械使用少等信息,故A、B、C错误。

(2024·广东高考)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葡萄酒产业发展经历了萌发停滞(Ⅰ)、缓慢发展(Ⅱ)、快速发展(Ⅲ)和高速发展(Ⅳ)四个阶段,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且重心向东南方向移动。下图反映四个阶段葡萄种植区自然要素变化。据此完成4~5题。

4.1984年以来,贺兰山东麓地区新增葡萄种植区趋向()

A.土壤更贫瘠地区 B.黄河两侧平原区

C.暖湿化加剧地区 D.贺兰山高海拔区

5.驱动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大量回流②政策支持与激励③肥沃的土地资源多④旺盛的市场需求⑤适宜的气候条件⑥企业示范效应显著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解析:4.A5.D第4题,有机质含量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体现是越来越少,说明葡萄种植区域的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越来越低,而这四个阶段当地的葡萄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说明贺兰山东麓新增葡萄种植区的趋向是向土壤更贫瘠地区方向拓展,A正确;从阶段Ⅰ到阶段Ⅳ葡萄种植区域的砾石含量占比越来越高,而黄河两侧平原区土壤中的砾石占比很小,所以新增葡萄种植区不应向黄河两侧平原区拓展,B错误;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从阶段Ⅰ到阶段Ⅳ的数值表现为年均降水量不断增加、年均气温以下降趋势为主,说明新增种植区域气候冷湿化加剧,C错误;葡萄生长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贺兰山高海拔地区热量条件较差,新增区域不应向高海拔地区拓展,D错误。第5题,从材料得出,葡萄酒产业后期经历快速发展与高速发展阶段,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不断扩大得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葡萄酒的市场需求旺盛,④正确;葡萄酒产业发展会缓解当地就业压力,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所以政府会推行相关政策大力支持葡萄酒产业的发展,②正确;同时,相关企业的示范效应也加速了该地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⑥正确;贺兰山东麓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大量回流的可能性不大,①错误;土地资源与气候条件相对稳定,这些稳定的自然因素对该地区葡萄酒生产集群规模虽有影响,但并非主要因素,③⑤错误。故选D。

四川古称“蜀”和“蚕丛之国”,是中国丝绸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蜀锦,汉至三国时蜀郡(今四川成都一带)所产特色锦的通称,与南京的云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一起,并称为中国的四大名锦。蜀锦兴于春秋战国,盛于汉唐,目前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的蜀锦。据此完成6~7题。

6.蜀锦起源于四川,主要影响因素为()

A.官府大力支持 B.劳动力丰富

C.织锦技术水平高 D.当地原料丰富

7.相对于玉器、陶瓷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制品来说,蜀锦出土量较少的原因是()

A.交通不便,运输困难 B.战争频繁,破坏严重

C.环境影响,难以保存 D.人口较少,需求量小

解析:6.D7.C第6题,蜀锦是用蚕丝纺织而成的,四川古称“蚕丛之国”,可见蚕丝原料丰富,D正确。第7题,蜀地极少出土宋代以前完整蜀锦的主要原因是四川气候潮湿。蜀锦属于天然纤维,主要成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en7349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副教授持证人

知识共享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11月14日上传了副教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