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校园欺凌导致创伤后应激症状的认知加工疗法案例辅导.docx

高中生校园欺凌导致创伤后应激症状的认知加工疗法案例辅导.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生校园欺凌导致创伤后应激症状的认知加工疗法案例辅导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或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给另一方造成生理或心理伤害的攻击性行为,涉事双方存在着力量上的不平衡\。关于校园欺凌是否满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PTSD)的诊断标准,目前存在不同观点2。尽管部分校园欺凌行为因未涉及物理攻击而不符合DSM-5(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中PTSD的A标准(即暴露于实际或受到威胁的死亡、严重伤害或性暴力),但受欺凌者仍可能表现出创伤后应激症状(Post-TraumaticStressSymptoms,PTSS)3。这些症状包括但不限于消极情绪、与欺凌相关的反复出现的记忆和想法、与欺凌相关的噩梦、身体症状(如胃痛、眩晕)注意力和睡眠问题,以及警觉性增强等反应4。

认知加工疗法(CognitiveProcessingTherapy,CPT)是一种专门为PTSD设计的结构化和手册化的治疗方法。“加工”的含义指专注于帮助个体“加工”和理解他们的创伤经历,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他们当前的思维和情感。CPT背后的认知理论假设个体在经历创伤后的恢复中可能会受到功能失调的信念的阻碍,这些信念被称为“卡点”。来访者的卡点和回避行为(如压抑思维、回避情感)的存在干扰了情感处理和认知重构,进而导致PTSS的出现[5]。CPT采用苏格拉底式对话和系统的工作表,以促进来访者的情感处理和认知重构。CPT的设计最初主要用于治疗成人的PTSD,但研究表明,它同样能够有效减轻青少年的PTSS

一、个案概况

(一)基本信息与来访原因

来访者C为女性,17岁,高二年级学生。在例行心理筛查中发现其存在时间较长的情绪低落、自伤和入睡困难,和其商谈后,C前往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被医生诊断为抑郁焦虑状态,建议药物治疗配合心理咨询。因来访者对于校外心理咨询存在抗拒,和其父母沟通后,决定在校内进行心理辅导。

(二)第一印象

C身材瘦小,约160cm,披肩长发,戴大框圆形眼镜,双手手臂布满条状刀痕,存在新鲜刀痕。抱着胡萝卜抱枕,并把脸藏在抱枕后面,语音温柔,说话速度慢且声音小,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C自述难以回忆起小学时期遭受校园欺凌的经历,但能顺利回忆起初中的事情。C从初一起几乎每天都有反复、侵入性的创伤记忆并体会到极大的恐惧、委屈和不安。入睡时间在1\~2小时,会在5\~6点早醒,半夜经常被噩梦惊醒,噩梦内容包括被恶魔追和有人想要杀掉自己等。在学校中总是感觉自己格格不入,不愿意交新朋友,时常想回家,不想再上学。在教室里时常感觉到自己情绪压抑,有溺水感,莫名想要大叫,有时候大脑会出现空白,难受到极点的时候会用小刀割腕来缓解,一天可能多次割腕;对于同学的接近或一些小动作会莫名感到害怕。认为世界是黑暗的,自己是弱小和容易受欺负的,自己可能会被周围的同学嘲笑或攻击,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就会被排挤。

(三)成长史

C为独生女,自幼与父母生活,家境殷实,父母均为本科学历,性格温和,情绪稳定。C自述家庭氛围温和,父母十分爱自己,家庭生活中极少出现争吵。

C在小学二年级到五年级时经历校园欺凌,包括言语欺凌(起侮辱性绰号、流言、当众辱骂)关系欺凌(排挤、孤立),欺凌者以本宿舍女生为主,核心成员为两人,这两人带领班级大部分同学在班级内欺凌多个同学。在校园欺凌期间,C并没有寻求父母和老师的帮助,六年级时父母换城市发展而将C转学到其他学校。

二、状况评估与辅导策略

(一)状况评估

根据DSM-5,因为C现有状况是由校园欺凌导致,故排除抑郁症、强迫症或适应障碍等。用PTSD的诊断标准对C进行评估,发现其虽然不符合A标准(即不存在暴露于实际或受到威胁的死亡、严重伤害或性暴力),但是符合其他标准。根据DSM-5诊断标准,C具有多种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侵入性症状,开始回避与创伤性事件有关的刺激,心境和认知也已经发生负面改变,警觉性显著增强,且症状已经持续四年并影响到社会功能,故判断其存在PTSS。使用针对于DSM-5更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查表(Post-traumaticStress

DisorderChecklist-5,PCL-5)对其进行评估,发现得分为62(大于等于38分提示可能存在PTSD)。

(二)辅导策略

心理教师与C商量后决定采用CPT作为主要的辅导策略,CPT是一种针对于PTSD的结构化和手册化的治疗方法,主要通过降低回避行为(如压抑思维、回避情感)和处理卡点来促进来访者恢复。辅导计划共15次,平均每周1次,每次50\~60分钟,每次辅导前都会使用PCL-5进行测量,并制作PCL-5分数变化表。

三、辅导过程及要点

(一)心理教育阶段与工作联盟建立(第1次)

在本阶段,心理教师帮助C理解为什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