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食品销售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pdfVIP

2025年《食品销售企业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制度》(修订版).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食品销售企业

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强化我公司在食品销售等环节全流程安全

生产管理,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报告,及时

发现并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

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

和使用管理办法》及《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推动建立完善

生产经营单位事故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意见》(安委〔2024〕

7号)》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从事食品销售、加工、包装

及相关管理活动的部门、班组及全体员工,包括管理人员、技术

人员、各岗位人员,以及临时聘用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

第三条公司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

针,倡导“人人都是安全员”的理念,鼓励员工积极发现并报告

事故隐患,对报告人实施奖励,以形成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安全

质量的良好氛围。

第二章报告内容

第四条公司鼓励员工重点报告以下事故隐患:

一、人的不安全行为:

1.员工未持有效健康证明接触散装即食食品。

112

第页,共页

2.理货员将生鲜肉类与即食食品混放于同一冷藏柜。

3.收银员未核验身份证件向未成年人销售酒类商品。

4.仓库管理员篡改冷链食品温度监控记录。

5.促销员使用个人手机拍摄食品后未消毒直接整理货架。

6.员工将杀虫剂与食品添加剂存放于同一货架。

7.新入职员工未经培训操作液氮冷冻设备。

8.散装食品区操作员佩戴戒指进行分装作业。

9.配送司机关闭冷藏车温度监测装置以节省电量。

10.临期食品管理员未对距保质期3日内的乳制品作下架处理。

11.网络客服人员虚假宣传保健食品治疗功效。

12.员工使用破损容器盛装食用农产品。

13.清洁工混用食品区与卫生间清洁工具。

14.进口食品专员未核对中文标签直接上架销售。

15.维修人员未执行锁定程序进入冷库检修。

16.员工将醇基燃料误置于饮料展示柜。

17.特殊食品销售员未引导消费者阅读警示用语。

18.冷链交接员伪造运输温度签字确认单。

19.自动售货机维护员未佩戴手套补充即食食品。

20.员工隐瞒腹泻症状继续处理即食食品等。

二、设施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1.冷藏柜温度传感器故障导致显示数值偏差超±2℃。

2.防鼠板底部存在12mm以上缝隙未修补。

212

第页,共页

3.紫外线消毒灯管累计使用超9000小时未更换。

4.自动扶梯急停按钮被促销物料遮挡。

5.冷库门密封条老化导致冷气泄漏率超15%。

6.散装食品防护罩存在3cm以上破损未修复。

7.消防通道被临时货架堵塞超通道宽度30%。

8.电子价签系统未关联临期食品预警功能。

9.购物车消毒设备喷淋头堵塞失效。

10.肉类分割区刀具消毒柜未达到120℃灭菌温度。

11.应急照明电源在断电测试中持续不足30分钟。

12.网络机房未配置防静电地板。

13.食用油货架承重梁出现结构性裂缝。

14.液化气报警器电池耗尽未更换。

15.食品留样冰箱温度波动超过±3℃未校准。

16.收银台应急逃生指示灯损坏超72小时。

17.冷链运输车制冷剂泄漏未修复。

18.防爆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

19.自动售货机取货口防虫网脱落。

20.化学品存储柜未配置二次防泄漏容器等。

三、环境的不安全因素:

1.生鲜区排水沟残留肉渣孳生蝇蛆。

2.食品仓库距化学品仓库不足5米。

3.熟食区与厕所共用通风管道。

312

第页,共页

4.冷链装卸区地面结冰未及时清除。

5.食品展示柜正对空调出风口导致局部温度超标。

6.虫害防治公司未封闭天花板电缆穿孔。

7.食品拆包区照明强度低于200lux影响异物检出。

8.临期食品存放区未与合格品物理隔离。

9.外卖取餐区油污堆积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S安全教育交流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持证人

本人从事安全工作多年,已持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证书,有着丰富的化工及工贸安全管理经验,能提供指导或编制应急预案、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检维修等资料,欢迎咨询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9月20日上传了中级注册安全工程师、计算机二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