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道地药材 北柴胡》.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团体标准

T/HBYY0074—2025

河北省道地药材北柴胡

2025-06-17发布2025-06-17实施

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发布

河北省道地药材北柴胡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道地药材柴胡的来源及形态、历史沿革、道地产区及生境特征、质量特征。

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道地药材柴胡的生产、销售、鉴定及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

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

3术语和定义

3.1

柴胡Chaihu

产于涉县、青龙满族自治县、康保县、隆化县、涞源县及周边地区的柴胡。

4来源和形态

4.1来源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chinenseDC.的干燥根。

4.2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株高50~85厘米。主根较粗大,灰褐色至棕褐色,质坚硬。茎单一或2~3枝丛生,

表面有细纵槽纹,实心,上部多分枝,略作之字形曲折。基生叶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长4~10厘米,宽

0.6~1.2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收缩成柄,早枯落;茎生叶倒披针形或广线状披针形,长5~16厘米,宽

0.6~2.5厘米,有时达3厘米,顶端渐尖或急尖,有短芒尖头,基部收缩成叶鞘抱茎,脉7~9,叶表面鲜

绿色,背面淡绿色,常有白霜;茎顶部叶同形,但更小。复伞形花序很多,花序梗细,常水平伸出,形

成疏松的圆锥状,伞辐3~9,梢不等长,长1~3厘米;总苞片2~4,常大小不等,狭披针形,长1~5毫米,

宽0.5~1毫米,3脉;小总苞片5,稀6,披针形,长2.5~4mm,宽0.5~1毫米,顶端尖锐,3脉,向叶背

凸出;小伞形花序具花5~12;花柄长0.8~1.2毫米;小花直径1.2~1.8毫米;花瓣鲜黄色,花柱基深黄色,

宽于子房。果椭圆形,棕色至棕褐色,两侧略扁,长约3毫米,宽约2毫米,果棱明显,每棱槽油管3,

合生面4。花期7~9月,果期9~10月。种子为双悬果果实,宽椭圆形、左右扁平、表面粗糙,黄褐色或

褐色。

5历史沿革

5.1品种沿革

柴胡最早的记载出现在《神农本草经》中,列为上品,名茈胡,又名地薰。《名医别录》记载:“一

名山菜,一名茹草,一名芸蒿”,可能存在3种类型柴胡或1种柴胡有3种名称。魏晋·吴普《吴普本草》

称其为山菜、茹草;西晋·张华《博物志》中称芸蒿;南北朝·雷敩《雷公炮炙论》则称茈胡;唐·苏

敬《新修本草》首次出现柴胡的名称;明·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称柴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正式称柴胡之名并沿用至今。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指出其“状如前胡而强”。在分类学上柴胡与前胡同为伞形科植物,

且二者在形态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陶弘景所指为哪种柴胡则不能确定。《雷公炮炙论》是描述“茈

胡,出平州平县,即今银州银县也,……、皮赤、黄髭须”。银县今为陕西榆林横山区一带。雷敩对柴

胡做了比较具体的描述,依据其记载的根部特征推断此种柴胡应为红根柴胡类,疑似狭叶柴胡或其近缘

植物。《新修本草》描述柴胡“根紫色”,而目前研究并没有发现根部为紫色的野生柴胡,但柴胡的茎

有时会呈现紫色。推测为银州柴胡。但唐朝之后的历代本草再无柴胡“根紫色”的记载。

《图经本草》又出现:“柴胡,……,以银州者为胜。……,叶似竹叶……似斜蒿……似麦门冬

叶……开黄花,……,根赤色,似前胡……,芦头有赤毛”。该书进一步总结了前人的记载并更加详细

地描述了柴胡的形态特点,并首次提出银州柴胡品质好的观点。从幼苗叶形态分析,可能存在3种叶形

的柴胡,但苏颂没有对其特征进行进一步的分类。从花色、根色、赤毛、根形、类似前胡等特征判断,此

种柴胡很可能是狭叶柴胡或其类似种。北宋·陈承《本草别说》记载:“柴胡,唯银夏者最良,根如鼠

尾,长一两尺,香味甚佳……”。此段描述银夏地区产柴胡根部形如鼠尾,因此根部形态应为细长圆锥

形,且香味甚佳,这2个特征与狭叶柴胡、银州柴胡很相似。元代《汤液本草》对柴胡的描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资料大多来源网络,仅供交流与学习参考, 如有侵犯版权,请私信删除!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