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项目背景
江苏普莱克红梅色母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公司一直
从事塑料色母料研发与制造,目前是国内较大的聚烯烃色母料生产企
业之一,是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理事单位,色母料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单
位,中国塑料加工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轻工业(多
功能母料)十强企业,公司于2017年8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2021年公司在控制产能疫情反复的情况下,仍取得了5.8亿元的经
营业绩。
公司主导产品为色母料。色母料产品处于塑料行业产业链的中游,
行业的上游为颜料、树脂、助剂等原材料行业,下游为塑料制品、纤
维制品,终端应用领域包括日化、食品饮料、农业、制药、纺织、建
筑、电线电缆、电子电器、耐用品、汽车、航天等行业。国内对色母
料的研究开发与西方仍存在差距,行业进展缓慢,与快速发展的塑料
加工工业、电信、建筑材料等领域极不相适应。公司一直为成为引领
中国色母料行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高技术企业而努力,公司的产
品带动色母料向高性能化,多功能化发展,带动国内色母料技术的进
步,弥补了国内市场品种单一、技术薄弱的短板,用自主研发的高性
能色母料替代了进口产品,为下游客户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公司色母料营业规模位列国内同行前列,2020年及2021年色
母粒产品销量分别为51732吨和46959吨,居国内市场前三名,省
内市场第二名。与市场同类产品比较,本产品具有如下优势:浓度高,
能满足更宽领域用户的要求;密实度较高,水分、挥发分含量小;分
散性好,着色后的制品表面光洁度好,产品性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替代了进口产品。通过改进产品配方,优化母料载体、添加剂的选型
及配比,使得产品具有不变色、热稳定性高、化学稳定性好的性能,
可满足室外或者长期使用中的中高端聚烯烃塑料制品着色加工的使
用需求。引进了国外先进的连续密炼机、革新了传统的螺杆造粒、干
燥筛分等生产工艺,并对生产流程进行了两化融合升级,在提高生产
效率的同时,有效减少设备对环境污染,做到了降本增效,节能减排。
能耗指标、产品主要加工工艺、技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公司现有员工258人,科技人员71人,占员工总数27.5%。研
发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业内经验丰富,年龄结构合理。培养了
高级工程师2人,中级工程师5人,高级技工5人。公司自成立以
来注重产品的自主研发和技术创新,注重知识产权积累,并将知识产
权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均应用到色母料产品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等环节,较好的支撑了企业发展。
公司现拥有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0件,高新技术产品
17件(省级高新技术产品2件)。公司和多家高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
建立了江苏省聚烯烃色母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州市企业技术中心。
公司确保每年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3%以上,为此公司制定了研
究开发的组织管理制度,建立了研发投入核算体系,确保公司的每一
笔投入的研发资金用到实处。同时制定并实施了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实
施与激励奖励管理制度,每年均有数十万的奖励金额对科研人员进行
激励。建立了人才培养进修管理制度、职工技能培训管理及优秀人才
引进制度,为公司研发团队的创立做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通过上述手
段,保证我公司所开发的产品在技术性能和市场上具有绝对优势。研
发创新带头人楚强从事色母料行业多年,业务能力优秀,在母料研发
和新型塑料改性产品的研发等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本次,公司申请制定《PET纺丝色母料》团体标准,旨在提升产
品质量标准水平,规范行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高企业在本行业的
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项目来源
2022年9月,为了提高产品质量标准,提高企业应变能力,以
更好的满足社会需求,同时为江苏精品的认证提供技术依据,经江苏
普莱克红梅色母料股份有限公司申请,2022年7月26日,江苏省质
量协会批准《PET纺丝色母料》团体标准项目(苏质协【2022】35号)
的正式立项。
3标准制定工作简况
3.1标准制定相关单位及人员
本标准由江苏省质量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江苏普莱克红梅色母料股份有限公司、滁州安
邦聚合高科有限公司、江苏金和泰纤维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姚宇平、马行元、朱道武、朱松。
3.2主要工作过程
团体标准正式立项后,标准起草单位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以相关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为基础,以公司自主制定的企业标准为支撑,经过
充分的调研与分析研究,在起草组内部进行多次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物业+”服务规范 第2部分:社区养老.docx
- “物业+”服务规范 第2部分:社区养老-团体标准编制说明.docx
- 《 2024年济宁市“技能状元”职业技能大赛——全市服务行业礼仪技能大赛》.pdf
- 《 基于标识密钥的物联网感知层设备安全技术规范编制说明》.pdf
- 《 煤矿物探设计编制细则》.pdf
- 《“关爱之家”社区康养服务中心 第1部分:服务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关爱之家”社区康养服务中心 第2部分: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关爱之家”社区康养服务中心 第3部分:硬件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pdf
- 《“科技小院”建设与管理指南》.pdf
- 《“科技小院”建设与管理指南》编制说明团体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