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所言.docx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未病”所言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灵枢.逆顺篇》:“消未热之患,治未病治病,医无事之前,不追于即逝之后。”。

《千金要方》:“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起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证治心传.证治总纲》:“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证第一》:“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无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唯治其肝也。”。(《心典》:“曲穷其说,以为是即治肝补脾之要妙。”)

《难经.七十七难》:“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传脾,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

《丹溪心法.不治已病治未病》:“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如摄生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为摄生之理。长此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尝谓备土以防水也,苟不能闭塞其涓涓之流则滔天之势不能遏,况病之已成,岂能治钦?”。

清.曹庭栋:“以方药治已病,不如以起居饮食调摄于未病。”。

清.叶天士:“先安未受邪之地。”。

明.张景岳:“阳强则寿,阳衰则夭。”;“气盈则盈,乘之则多寿;气缩则缩,犯之则多夭。”;“先天强厚则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夭。”。

**教授认为,以上诸贤者所言,治未病的内涵跃于目下,可总结如下:

病未发:养生护正,摄生防疾;

病即成:防其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

病痊愈:慎防劳复,养心康体。

“治未病”的学术理念,也体现在**教授作为云南目前扶阳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在其临床之中完全集成了云南扶阳学术流派创始人**先生临床善用附子,善用附子组方拯救三阴重症的学术特点,这也是促使**先生成为扶阳大家的成功之举。为什么三阴重症那么厉害呢?**教授认为,就是少阴枢机是生死之枢,和生死之门一样,出来就生,进去就死。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在三阴寒化证为达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的典型阳虚阴寒重证的时候,以“治未病”的思想进行指导,用附子来治疗三阴寒化证,是最有效的,大有上工治其萌芽的意思。如果临床上真到下利清谷、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的程度,才想到运用四逆诸方进行治疗,实恐立方之意虽善,但追之晚矣!再结合**教授学术思想中的“重阳理念”,常用、善用、巧用附子,这样就把这个生生之道融汇在扶阳学术思想中了,也融汇在防病、治病和养生之中了。

文档评论(0)

duomi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