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期末复习:《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docx

高一期末复习:《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期末复习】《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

1.杜牧《阿房宫赋》中,从“取”和“用”两方面来写秦因奢靡丧失民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赋”体之文多铺采摘文,善用夸张,如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现阿房宫的规模宏大,占地极广;以“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谴责统治者对搜刮的财物毫不珍惜视为尘泥。

3.杜牧《阿房宫赋》寓褒贬于叙事之中,开篇即以蒙太奇手法暗示秦人以庞大的资源耗费建造奢华阿房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道理千古不变,正如《阿房宫赋》中杜牧指出,六国足以抵御秦国而保全自己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红楼梦》中,用“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描写权贵之家的豪富奢侈之气。《阿房宫赋》中也有与之相近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阿房宫赋》《六国论》都是针砭时弊的名篇,杜牧认为六国和秦国灭亡原因是统治者骄奢淫逸不能“______________”,《六国论》阐发六国破灭原因是“______________”。

7.游览西安,面对阿房宫纪念遗址,不觉想起《阿房宫赋》文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结,警醒后人切勿重蹈秦人覆辙。

8.《项羽本纪》写到项羽引兵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一句写秦将珍宝到处丢弃,尽显其“奢”,而用“___________”一句感叹其掠夺的“贪”,为后文写“族秦者秦也”蓄势。

10.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述阿房宫的建筑时,不说长桥如龙,复道如虹,而说“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用惊讶疑惑的语气表达了对那些建筑物的观感,给客观描写涂上了浓烈的抒情色彩。

11.贾谊《过秦论》中的“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两句与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描述了秦灭六国、一统天下的过程。

1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宫室建筑的走势状态和结构的精巧工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杜牧《阿房宫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钉子与粮食作比,突出了秦王的奢靡。

《阿房宫赋》理解性默写答案

1.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2.覆压三百余里;用之如泥沙

3.蜀山兀,阿房出

4.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5.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6.各爱其人;弊在赂秦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8.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9.弃掷逦迤;奈何取之尽锱铢

10.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11.六王毕,四海一

12.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13.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文档评论(0)

十分心意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