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论李煜词中“风雨”意象的情感内涵
◆摘?要:“风雨”是李煜词中频繁出现的意象之一,不仅符合意象的诸多特点,亦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在李煜词中,作者凭借对“风雨”意象的抒写细致独特地表现出男女相思之苦、时光易逝之悲、兄弟离散之愁以及国破家亡之痛等深刻复杂的情感内蕴,可以说“风雨”意象贯穿着李煜整个生命历程。
◆关键词:李煜词;“风雨”意象;情感内涵
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在中国封建社会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知识分子由于社会遭遇的近似和精神生活的一致,形诸歌咏,常常通过类似的意象寄托大体差不多的情思。作为自然界中普通寻常的“风雨”意象,不仅符合意象的诸多特点,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笔者以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璟李煜词校注》为参考,对李煜词中涉及“风雨”意象的词作进行统计得15首,约占其词总数的一半。其中与风有关的词汇有“东风”“秋风”“春风”“林风”“断续风”等,与雨有关的词汇有“细雨”“雨声”“寒雨”等,因此可以说“風雨”意象贯穿着李煜的整个生命历程,饱含着李煜丰富独特的情感内蕴。在李煜词中,作者主要以“风雨”意象表现男女相思之苦、时光易逝之悲、兄弟离散之愁以及国破家亡之痛。
一、以“风雨”意象表现男女相思之苦
自晚唐五代花间词派以来,描写女性生活,反映男女情爱一直是词中最主要的内容,这类词作风格柔美婉约,脂粉色彩浓烈,故欧阳炯的《花间集序》称:“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作为一位“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南唐帝王,李煜在继承传统艳情词艺术手法的基础上,运用更为细腻的笔触对男女爱情生活进行直率真切的描写,生动展现出男女主人公在恋爱过程中的相思离别之苦。这时作者词中的“风雨”意象成为了阻隔男女爱情外部环境的象征,也是为表达青年男女不能长期厮守而苦闷与无奈情感的艺术符号。如:
“云一緺,玉一梭,澹澹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长相思·云一緺》)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捣练子令·深院静》)
“亭前春逐红英尽,舞态徘徊。细雨霏微,不放双眉时暂开。绿窗冷静芳音断,香印成灰。可奈情怀,欲睡朦胧入梦来。”(《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
在这类词中李煜多以女性的口吻表达对意中人的思念,如《捣练子令》,全词以捣衣为题材,在深夜的庭院里思妇听见秋风声夹杂着捣衣声,孤独惆怅,寂寞难眠,整首词构成一种凄冷的境界,情感难以言说。“风”意象的运用主要是为衬托女子内心的苦闷孤寂,于景中见情。又如《长相思·云一緺》,这首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词的上片以刻画女子外在容貌形态为主,“轻颦双黛螺”之句已显示出女子双眉轻皱的哀怨之态。下片则注重对场景氛围的塑造,在深秋的夜晚,屋外传来的风声本就容易催发女子相思的愁绪,况又有苦雨相应和。在这种凄凉冷寂的环境下,女子遥望帘外“风吹叶落”“雨打芭蕉”的景象更觉痛苦难眠,作者连用“风雨”意象反复渲染出女子相思之苦。《采桑子·亭前春逐红英尽》则是一首描写思妇伤春怀人的作品。春天将尽,落英随风,霏微迷濛的细雨正如闺阁女子心中千丝万缕的愁绪一般连绵不断。“细雨”不仅打湿了繁枝落花,女子对美好爱情的憧憬也被这点点滴滴的雨声打碎。在以“风雨”意象表现男女相思之苦的作品中,《谢新恩·秦楼不见吹箫女》一词更为特殊:
秦楼不见吹箫女,空余上苑风光。粉英金蕊自低昂。东风恼我,才发一衿香。琼窗梦醒留残日,当年得恨何长!碧阑干外映垂杨。暂时相见,如梦懒思量。
这首词是李煜悼念已故昭惠后即大周后的作品,周后生前容貌美丽,通音律、擅歌舞,李煜与其情感深厚、恩爱有加,因此这首悼亡词情感缠绵悱恻,字里行间充满着悲哀与无奈。秦女难见,上苑空留,五颜六色的鲜花虽然缤纷绚丽但却无共赏之人,东风本是寻常,作者却责怪其不停地撩拨自己痛苦的内心,“东风”意象正是作者苦闷情绪的化身,与其说是“东风恼我”,不如说是“我恼东风”,言得无理,也言得无奈。
总之,在李煜涉及男女情爱的词作中,“风雨”成为了作者渲染凄凉孤独的场景氛围,奠定全词感伤情绪基调的常用意象,“风雨”意象和其他自然景物意象的组合应用使得李煜词中男女人物的相思离别之情更为丰富深刻。
二、以“风雨”意象表现时光易逝之悲
与浩瀚无尽的宇宙相比,人类尽显渺小卑微。时光荏苒、寒暑流易,时序的不断变化促使着文人士大夫对个体生命意识的感发。先秦时期,《诗经·唐风》中的《蟋蟀》、《山有枢》等感物伤时的篇目已可见古人生命意识的萌发。以《唐风·蟋蟀》为例,全诗以蟋蟀起兴,正因蟋蟀由野入堂的迁居状况生发作者对时光飞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