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广东版
专题十二文言文梳理
学案8《论语》十二章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挖文填空
1.《论语》十二章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①勤勉)于事而慎于言,就(②接近,
靠近)有道(指有才艺或有道德的人)而正(③匡正,端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学而》)
子曰:“人而(④连词,表假设,如果)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八佾》)
子曰:“朝(名词作状语,在早上)闻道,夕(名词作状语,在晚上)死可矣。”
(《里仁》)
子曰:“君子喻(⑤知晓,明白)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子曰:“见贤(形容词作名词,贤人)思齐(⑥形容词作动词,向……看齐)焉,
见不贤而内(名词作状语,在内心)自省(⑦检查,反省)也。”(《里仁》)
子曰:“质(质朴,朴实)胜文(⑧华美,文采)则野(粗野,鄙俗),文胜质
则史(⑨虚饰,浮夸)。文质彬彬(文质兼备、配合适当的样子),然后
(这样之后)君子。”(《雍也》)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⑩志向远大,意志坚强),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⑪把……作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停止),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⑫填平洼地),虽覆
一篑,进,吾往也。”(《子罕》)
子曰:“知(同“智”)者不惑(迷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颜渊问仁。子曰:“克(⑬约束,克制)己复礼为仁。一日(一旦)克己复礼,
天下归(⑭称赞,称许)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条目,细则)。”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
“回虽不敏,请事(实践,从事)斯语矣。”(《颜渊》)
子贡问曰:“有一言(字)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副词,表推测,
大概)‘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子曰:“小子(⑮老师对学生的称呼)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
(指激发人的感情),可以观(指观察政治的得失、风俗的盛衰),可以群
(指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可以怨(指讽刺时政)。迩(近)之事(⑯侍奉)父,
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2.大学之道/《礼记》
大学之道(指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根本原则),在明(①形容词作动词,
彰明)明德(美好的德行),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指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知
止而后有定(志向坚定不移),定而后能静(心不妄动),静而后能安(②性情安
和),安而后能虑(思虑精详),虑而后能得(处事合宜)。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反身代词,指自己)国。欲治其国者,先齐
(③使动用法,使……整齐有序)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端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使动用法,使……真诚)其意。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④推究事物的原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
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
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⑤一概,一律)皆以修身为本(根本)。
3.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①狠心对待别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
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②运转,转动)之掌上。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突然)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③惊骇,
恐惧)恻隐[④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之心;非所以内交(结交。内,同
“纳”)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⑤求取)誉于乡党(同乡)朋友也,非恶
(厌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⑥谦逊推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⑦萌芽,发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
之端
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四肢)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
(⑧伤害)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
(充实)之矣,若火之始然(同“燃”,燃烧),泉之始达(流通,指泉水涌出)。
苟能充之,足以保(安定)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基础演练
1.下列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二十 第一节 标题.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二十 第一节 标题.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二节 论点.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二节 论点.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三节 论据.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三节 论据.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四节 论证.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四节 论证.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一节 思路.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 第四部分 专题十八 第一节 思路.pptx
- 高考总复习语文09-知识四 熟语与新词(教用)25.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09-专题十二 文言文梳理-学案9 《老子》四章 五石之瓠 兼爱26.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0-知识五 语法基础(教用)27.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0-专题十二 文言文梳理-学案10 屈原列传 苏武传28.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1-知识六 修辞基础(教用)29.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1-专题十二 文言文梳理-学案11 过秦论 五代史伶官传序30.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2-知识七 逻辑基础(教用)31.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2-专题十二 文言文梳理-学案12 陈情表 项脊轩志32.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3-知识八 文学知识(教用)33.pdf
- 高考总复习语文13-专题十二 文言文梳理-学案13 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34.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