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课件.pptx

2025 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历史的十字路口:解放战争的背景与爆发演讲人

历史的十字路口:解放战争的背景与爆发01历史的丰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与意义02转折与决胜:解放战争的四个关键阶段03总结:铭记历史,传承精神04目录

2025八年级上册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课件

各位同学,当我们翻开历史的长卷,1945至1949年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始终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震撼人心的篇章之一。今天,我们将共同走进解放战争与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现场,通过关键事件的串联、核心矛盾的剖析、人民力量的展现,去理解这场决定中国命运的大决战,以及它如何为百年求索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画上圆满句点。

01历史的十字路口:解放战争的背景与爆发

历史的十字路口:解放战争的背景与爆发要理解解放战争,必须先回到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刻。此时的中国,就像一艘在风暴中漂泊了14年的航船,终于靠上了和平的港湾,但前方的航道却依然迷雾重重。

1战后中国的两种前途之争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根本分歧。

?国民党的主张: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试图恢复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统治,其背后是美国的支持(1945年美国对华军事援助达8.25亿美元,帮助国民党抢占战略要地)。

?中国共产党的主张:中共代表的是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共同利益,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主张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这种根本分歧,早在1945年8月的重庆谈判中就已显露。我曾在历史档案馆见过《双十协定》的原件,泛黄的纸页上,坚决避免内战的承诺墨迹未干,但仅仅43天后,国民党就向解放区发动了进攻。这让我想起毛泽东同志当时的评价: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

2从政治博弈到军事对抗的转折1946年6月,国民党以22万兵力进攻中原解放区,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此时的力量对比对中共极为不利:

?国民党方面:总兵力430万,拥有飞机、坦克等现代化装备,控制着全国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掌握着几乎所有的工业城市和交通干线。

?中共方面:总兵力127万,装备以步枪、手榴弹为主,解放区多为经济落后的农村,且被国民党分割包围。

但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看似弱小的一方往往蕴含着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自中共始终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的颁布,耕者有其田的承诺让1亿多农民获得土地,他们用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亲骨肉送他上战场的行动,为解放军提供了最坚实的后盾。

02转折与决胜:解放战争的四个关键阶段

转折与决胜:解放战争的四个关键阶段如果把解放战争比作一场棋局,那么从1946到1949年,中共指挥的不仅是军事战役,更是民心与战略的双重博弈。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征与标志性事件。

2.1战略防御阶段(1946.6-1947.6):以退为进,保存实力

面对国民党的全面进攻,解放军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术。最典型的例子是1947年2月的莱芜战役:华东野战军以牺牲5000余人的代价,歼灭国民党军5.6万余人,创下解放战争以来一次战役歼敌最多的纪录。这一阶段的关键成果是:经过8个月作战,解放军歼敌71万,国民党被迫将全面进攻改为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毛泽东同志曾风趣地说:蒋介石两个拳头(陕北、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中原)就露出来了。我们就攻其薄弱,打他的胸膛!

转折与决胜:解放战争的四个关键阶段2.2战略反攻阶段(1947.6-1948.9):千里跃进,转入外线

1947年6月30日,刘邓大军12万人强渡黄河,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当他们以不要后方,直插敌人心脏的勇气,千里跃进大别山时,每一步都充满艰险——跨越黄泛区时,战士们肩扛大炮、手牵战马,在齐腰深的泥水中跋涉;强渡汝河时,刘伯承司令员喊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口号,最终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这一行动的战略意义在于: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使解放区从被包围转为包围敌人。到1948年秋,全国已有1亿多人口的解放区完成土地改革,解放军总兵力增至280万,国民党则降至365万(其中正规军仅198万)。

转折与决胜:解放战争的四个关键阶段2.3战略决战阶段(1948.9-1949.1):三大战役,摧枯拉朽

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积小胜为大胜,那么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就是毕其功于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