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滋润孩子们的心灵.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爱滋润孩子们的心灵

摘要:随着大量的乡下劳动力进城务工,农村留守儿童逐年增加,怎样管理和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俨然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一道难题。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久而久之,导致许多儿童严重的孤僻、自卑自弃等心理问题。为了让父母在外安心工作,孩子在家有人教育与管理,汪校长用心实践着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乐育英才”的千古名训,秉承“育人一生,一生育人”理念,用爱滋润着留守儿童的心田,创建了全日制学校,为广大农民解决了后顾之忧,本文要讲得是,怎样用爱滋润孩子们心灵的。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

引 言:留守儿童已经成为受教育者中的一支庞大的队伍,怎样管理和教育好他们,使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是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1.除了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外,还要培养一支有爱心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2.教师不仅要有教书育人的本领,还要作为照顾孩子衣食住行的第二父母。我校近年来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了各级领导、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正文:我校的前身就是黄ft市最大的留守儿童基地,自2006年至2013年期间,每年有五六百留守儿童在这里接受托管。这些托管儿童大部分出于以下原因:1.父母外出务工,家中无人看护;2.父母离异,一方为了工作;3.进城读书,无人监管;4.孩子在家里难管。

那么我们要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留守儿童的家庭会把孩子交给我校托管呢?这要归功于学校的创始人汪校长,她起初也是一位国家公职人员,由于社会上大量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多,引发诸多的社会问题,导致外出务工者不安心;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困难重重,周末夜不归宿,逃学、上网吧、打架斗殴---等等问题。汪校长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2006年毅然决然地辞去公职,创办了“留守儿童家园”。从此与留守儿童教育结下了永恒的情缘!

她用她的用心与执着、聪明与智慧、爱心与奉献、成功与收获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随着留守儿童的逐年增多,她意识到,办托管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农村的家长们已经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也尝到了因为缺乏教育所带来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父母不得不离开家到其他经济发达的地区去务工,由此带来的就是农村的留守儿童增多。而父母离开孩子长期分居两地,最重要的是教育监管孩子问

1

题就无法解决。应社会广大百姓的强烈要求,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汪女士于2013年9月1日正式创办了如今的学校。留守儿童仍然是学生中的主体。为做好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汪校长团队踏上了教师兼父母的漫漫长征路,他们挥洒了一路汗水,付出了一生心血,让这些留守儿童过上了与其他孩子同样的幸福校园生活。优越的教育环境,先进的教育资源,强大的教师队伍,温馨的教育氛围为孩子们的成长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他们在长期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获得了很多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现分享如下:

一、分析留守儿童现状,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

汪校长带领她的团队在长期对留守儿童的管理教育中,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对家人、对教师逆反心理严重。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他们在家庭的成长中遇到过多种阻碍,如父母离异,缺少关爱;与父母长期见不到面,对父母产生了一定的“陌生”感。所以,他们对什么都看不顺眼,逆反心理严重。在学校里,有些学生往往喜欢和老师对着干,总感觉时刻被其他人欺负,与其他人交流时充满警惕性和敌意。有时还故意做一些与学校要求相反的举动来宽慰自己的心理。

对同学常常暴躁不安,易于在沉默中爆发。

由于父母和孩子天各一方,平时很少交流沟通,加上家里都是年迈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缺乏同时代的共同语言,所以平时往往沉默寡言,长期如此就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往往因为同学的不经意的“冒犯”而易于爆发,而在没有得到有效引导的情况下,就会通过故意损坏公物、欺压比自己年龄小的孩子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有时会做出过激的行为。

自卑心理严重,常常自暴自弃。

父母外出务工,孩子往往都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来监管,而部分年龄相对较大已经上初中的留守儿童或因为爷爷奶奶无力抚养,或去世,而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即便是有祖辈来监管,往往也显得力不从心,毕竟爷爷奶奶和孩子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生活习惯上有很大差异,在遇到一些问题时无法为孩子解决,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孩子的不信任感就会增强,变得敏感多疑,不愿意和其他人交流。并且年纪大的长辈许多观念跟不上时代,甚至与现在的青少年格格不入,教育方式不是责骂就是过于溺爱。

2

青少年的攀比心理虽属正常,而留守儿童家庭基本都是物质相对匮乏的家庭,加上父母常年在外,不能随时满足孩子的需求,而监护他们的祖辈都比较珍惜钱财,决不随意乱花,在几次索要无果的情况下,就会很灰心。同时在和其他物质相对比较富足的孩子进行比较时,往往就会变得自卑。而这种自卑无法在短期

文档评论(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