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心理学基础知识点
一、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个体的心理过程(如认知、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如能力、气质、性格)。认知过程涵盖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认识,例如我们通过视觉感受到苹果的红色。知觉则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把握,看到一个完整的苹果形状、颜色等综合起来的认识就是知觉。记忆让我们能够存储和提取过去的经验,思维帮助我们分析、综合、判断事物,想象则可以创造出新的形象。
二、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一)哲学基础
心理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哲学家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对灵魂、意识等概念的探讨为心理学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例如,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探讨了人类的感知、记忆等心理现象。
(二)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采用实验内省法研究意识的结构,他的研究使得心理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三)主要流派
1.结构主义
以冯特和铁钦纳为代表,强调研究意识的结构,试图将意识分解为基本的元素。
2.机能主义
詹姆斯、杜威等机能主义者关注心理的功能和作用,认为意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对环境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3.行为主义
华生主张心理学应研究可观察的行为,否定意识研究的科学性。他认为环境决定行为,通过刺激-反应(S-R)的模式来解释行为。斯金纳进一步发展了行为主义,提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
4.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创立的精神分析理论强调潜意识对行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心理由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构成,潜意识中的本能冲动是人类行为的根本动力,梦是潜意识愿望的满足。
5.人本主义
马斯洛和罗杰斯是人本主义的代表人物。他们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认为人具有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6.认知心理学
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如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等如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三、心理的生理基础
(一)神经元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组成。树突接受信息,轴突传递信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当神经冲动到达突触前膜时,会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穿过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从而实现信息传递。
(二)神经系统
1.中枢神经系统
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又分为大脑、小脑、脑干等部分。大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大脑皮层具有不同的功能区,如额叶与运动、认知等有关;顶叶与躯体感觉有关;颞叶与听觉、语言等有关;枕叶与视觉有关。小脑主要协调躯体运动,维持身体平衡。脑干包含延髓、脑桥和中脑,它控制着基本的生命活动,如呼吸、心跳等。
2.外周神经系统
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躯体神经系统负责传递感觉信息和控制肌肉运动。自主神经系统又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交感神经系统在应激状态下活动增强,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等;副交感神经系统在平静状态下活动占优势,促进消化、降低心跳等。
四、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种类
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是光感受器。听觉则依赖于耳内的柯蒂氏器等结构,不同频率的声音引起不同部位的毛细胞振动。
2.感觉的特性
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与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对这种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是指能觉察出两个刺激的最小差别量,差别感受性是对这一最小差别量的感受能力。
(二)知觉
1.特性
包括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整体性是指人们总是将事物的各个部分综合起来整体感知。选择性是指在众多刺激中选择部分刺激进行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们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感知的事物进行理解。恒常性是指当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如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
2.错觉
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常见的错觉有几何图形错觉(如缪勒-莱尔错觉)等,错觉产生的原因既有生理因素也有心理因素。
五、记忆
(一)记忆的类型
1.根据记忆内容
可分为形象记忆(如对人物外貌的记忆)、逻辑记忆(如对数学公式的记忆)、情绪记忆(如对恐惧经历的记忆)和动作记忆(如骑自行车的记忆)。
2.根据记忆保持时间长短
分为感觉记忆(保持时间极短,一般为0.25-2秒)、短时记忆(保持时间为一分钟左右,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和长时记忆(保持时间长,容量几乎无限)。
(二)记忆的过程
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识记是记忆的开端,有意义识记比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