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拉萨的天空》教学资料
日光城:
青藏高原地势高峻,空气淡薄,尘埃和水汽含量少,透亮度高,因而日照剧烈,全年日照总时数为2500~3000小时,比江南丘陵和四川盆地地区多50%~100%,是全国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地区,年辐射总量一般都在160times;4184焦/厘米2以上。拉萨纬度偏南,太阳高度角大,海拔3700米,太阳辐射很强,其太阳辐射量高达202times;4184焦/厘米2,而全国日照时数最多的青海冷湖,却只有168times;4184焦/厘米2。拉萨日照强度这样高的城市在世界也是罕见的。同时,拉萨的日照时数可达3005小时,与同纬度相比,如宁波2087小时,重庆1188小时,其日照之长,也是平原、沿海地区城市所远远不及的。拉萨每小时每平方米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当于1000瓦电炉1小时散发的热量,是全国出名的“日光城”。
圣地:
拉萨,藏语意为“圣地”和“佛地”。公元633年,雅隆部落的松赞干布在拉萨建立了强大的吐蕃王朝,拉萨以吐蕃王朝都城的地位,揭开了它历史发展的新篇章。定都前的拉萨是一片沼泽荒芜之地,定都后,筑宫堡、修河道、建寺院,奠定了拉萨城市的雏形。闻名的大昭寺即在这一时期建立,山羊负土填湖的典故是建寺过程中的一段漂亮传闻。藏语羊叫“惹”,土为“萨”,由于大昭寺是最早的建筑,人们便以惹萨作为以大昭寺为中心的这一城市的名称。汉文史籍把“惹萨”一般译为“逻娑”、“逻些”。随着佛教的兴盛,人们把这个城市视为“圣地”,“拉萨”之名随之兴起,并取代了原有的名称。“拉萨”是藏语“圣地”或“佛地”的汉文音译。
原文再现
拉萨的天空
王宗仁
40多年间,我曾数十次到过日光城拉萨,每次看到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似乎用一种特制的清水洗过的宝石一样清爽。说话的声波能遇到蓝天,伸出手来能触摸到蓝天。有人在描述拉萨的天空时讲了这么一句话:“掬蓝天洗脸”,说得实在精妙。我则经常这样想,或许有贴着山顶的白云衬托,拉萨天空的湛蓝才更加显得深邃、纯净。或许有拉萨河畔草地的比照,它的湛蓝也更加鲜活、漂亮。
拉萨天空的蓝色是属于那种纯粹得淋漓尽致、自由自在的色调。它蓝得可以发出声音,它可以把你的视线冻结,使之许久地凝固在天幕的某个地方,让你尽情而贪欲地享受人间的碧蓝所带来的无限宽敞。我站在这个城市里任何一条并不讲究的街头或陋巷中,都会看到很多人在荧屏上和书本上看到过的那座高大的、依山而建的气概磅礴的房子———布达拉宫,它头顶的天空在一年四季中不管是深冬还是盛夏都净蓝净蓝的发亮。有了这蓝天,布达拉宫的宏伟、壮美变得更加神奇、迷人!于是,我有了这样的猜想:拉萨的天空之所以这么湛蓝,就是因为有这座独特的圣殿,假如少了它,拉萨的天空就会冷得像结了冰,孤独得像一所空房子。
在藏语中,拉萨是“圣地”的意思。那么,这湛蓝的天空就是“圣地”的窗帘了。
就在浮云碧空下的石块砌成的通往大昭寺路上,我时常地能看到一些磕着长头的虔诚的信徒,他们全身伏地,朝圣拜佛,一步一磕头,用即使伸长了仍旧佝偻的身体丈量着大地。衣折里雪霜搅和着的沙尘和满脸的沧桑告知人们,他们是从遥远的山那边河那边匍匐而来的。这些朝觐者的手上戴着皮套,两个膝盖上扎绑着护膝,他们做好了应付旅途上一切艰险磨难的打算,然而他们心灵上因急迫企盼而聚集的灼痛,因极度孤独而结痂的伤痕,却是什么也难以抚慰和弥合的。漫长的朝圣路上,他们只知道磕头,从不说话。没有话语反而显得他们说了很多话。现在大昭寺就在眼前了,这是他们此行的终极目的地,也是极辉煌极鼓舞人心的最终一段里程。据说,磕长头到“圣地”来朝拜,一个人一生中只有一次。我没有想到在这些朝拜者的队伍里,竟然有一个藏族少年,他仔细磕长头的动作却怎么也掩盖不了他的笨拙。只剩下最终一个长头的距离,他就到大昭寺了,他却没有磕这个长磕,突然站起来,大喊一声:“拉萨!我的亲娘!”喊完后,他觉得肚子似乎饿空了,静静地伏卧在地上,伸展着四肢,倾听着日光城从地心里传来的呼喊藏家儿女的声音。
藏族少年的头不偏不倚地正朝着布达拉宫的方向。他从阿爷的嘴里就知道,这圣殿的墙上彩绘着文成公主当年进藏的故事,他此次进日光城就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位祖祖辈辈受到藏家人敬重的公主的铜塑鎏金像。
就在藏族少年全身伏地在大昭寺前虔诚地朝拜时,布达拉宫的金顶在蓝天下特别刺眼,闪金闪银。有一朵白云飘飘而来,打扫着天空的灰尘……
走近作家
王宗仁,1939生,散文家,陕西扶风人。1957年中学毕业后参与中国人民解放军,1964年调任总后勤部青藏办事处新闻干事,1965年调任总后勤部宣扬部新闻干事。1988年后任宣扬部创作组创作员、创作室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探讨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学会秘书长、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理事。
1955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处女作《陈书记回家》,迄今共出版散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