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七年级语文记事抒情写作技巧课件.pptx

2025 七年级语文记事抒情写作技巧课件.ppt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观察与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演讲人

观察与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01情感表达:赋予文章“灵魂”02叙事结构:搭建文章的“骨架”03语言润色:提升文章的“质感”04目录

2025七年级语文记事抒情写作技巧课件

各位同学、同仁,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七年级语文学习中至关重要的一项能力——记事抒情写作技巧。作为语文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的重要载体,记事抒情类写作既是七年级阶段的重点训练内容,也是同学们用文字记录生活、传递情感的关键工具。我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十余年,常看到学生面对“记一件难忘的事”“那一刻,我______”这类题目时,要么叙事平淡如流水账,要么情感空洞如口号,这正是缺乏系统写作方法的体现。接下来,我们将从“观察积累—结构搭建—情感传递—语言润色”四个维度,逐步拆解记事抒情写作的核心技巧。

01观察与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

观察与积累:写作的源头活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记事抒情的根基在于对生活的敏锐观察与素材的有效积累。七年级学生的生活场景相对集中,但家庭、校园、自然中的细微之处,都藏着值得书写的“故事核”。

1观察的三重境界:从“看”到“感”再到“思”观察不是简单的“用眼睛扫描”,而是调动多感官、触发思考的过程。我常带学生做“五分钟观察训练”:

?初级观察(感官捕捉):用五感记录具体细节。例如观察“妈妈做早餐”,不仅要写“妈妈在厨房”,还要记录“瓷碗碰撞的清脆声”“油星溅起的‘滋滋’响”“葱花的清香混着面香”“她鬓角沾着的面粉”。这些细节能让读者“代入”场景。

?中级观察(情感联结):在观察中关联自身感受。同样是“妈妈做早餐”,若发现“她最近总说失眠,可天没亮就起床”,或“今天的煎蛋是心形的,因为昨天我抱怨早餐单调”,细节就有了情感温度。

?高级观察(深度思考):从现象中提炼独特视角。比如连续一周观察校园紫藤架,发现“晨读时紫藤花落在课本上,午休时花瓣铺成紫色地毯,傍晚被风卷走”,可以延伸思考“美好事物总在流动中保持生命力”,为后续抒情埋下伏笔。

2素材分类与整理:建立个人“写作仓库”素材积累需避免“碎片化”,建议按主题分类整理,我要求学生准备“三色笔记本”:

?红色页(亲情类):记录与父母、祖辈的互动,如“奶奶教我包粽子时,她的手像老树皮却暖乎乎”“爸爸送我去考场,车窗外他踮脚张望的身影”。

?蓝色页(成长类):记录校园生活中的挑战与突破,如“第一次主持班会忘词,同学递来的小纸条写着‘你可以’”“运动会接力赛摔倒后,全班喊‘站起来我们等你’”。

?绿色页(自然类):记录四季景物与心灵共鸣,如“春末的泡桐花砸在头上,像云朵在砸人”“深秋的银杏叶铺成金毯,踩上去像踩碎了一地阳光”。

案例分享:去年班上小琳同学曾写《外婆的竹篮》,最初只写“外婆用竹篮装菜”,后来她整理素材时补充了“竹篮提手处磨得发亮,是外婆三十年的老物件”“有次我摔碎了竹篮里的鸡蛋,外婆没怪我,反而说‘蛋碎了能补,人心碎了可难’”,文章从“记事”升华为“忆人”,情感厚度显著提升。

02叙事结构:搭建文章的“骨架”

叙事结构:搭建文章的“骨架”有了素材,如何组织成“有头有尾、有起有伏”的故事?关键在结构设计。七年级学生易犯的错误是“流水账式叙事”(如“早上起床—吃早饭—上学—上课—放学”),或“跳脱式叙事”(事件之间缺乏逻辑衔接)。我们需要掌握三种常用结构。

1时间线:顺叙、倒叙、插叙的灵活运用?顺叙(最基础):按事件发展顺序展开,适合讲述线性清晰的故事(如“一次成功的实验”)。需注意“起承转合”:开头设置场景(“周五科学课,老师说要做火山爆发实验”),发展部分突出波折(“我调的红药水太稀,火山没‘爆发’”),高潮(“同桌递来小苏打,我们重新调配,红色泡沫喷涌而出”),结尾升华(“原来合作比‘独自成功’更珍贵”)。

?倒叙(增强吸引力):先呈现结果或高潮,再回溯过程。例如写《那盏灯》,开头可以是“今晚停电,我又想起奶奶床头那盏老台灯”,再倒叙“小时候写作业到深夜,奶奶总开着台灯陪我,灯光把她的白发染成金色”。倒叙需注意“过渡句”(如“思绪飘回三年前的那个冬夜”),避免读者混淆时间。

1时间线:顺叙、倒叙、插叙的灵活运用?插叙(丰富层次):在主事件中插入相关回忆。例如写“运动会拔河比赛”,主事件是“我们班从落后到反超”,插叙“上周体育课,班主任带我们练拔河,他说‘劲往一处使,心就不会散’”,插叙内容需与主事件主题相关,不可“跑题”。

2细节聚焦:让叙事“立”起来的关键“大事件易写,小细节难工”,七年级学生常忽略“具体动作、语言、环境”的描写,导致叙事空洞。我总结了“细节三要素”:

?

文档评论(0)

sxgvvvvv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