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集体林场病虫害防治制度模板.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虫害防治制度模板

第一章总则

(一)目的

为保障***新型集体林场森林资源健康,提升林业生态系统稳定性,科学、高效、规范地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将病虫害损失控制在最低限度,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新型集体林场的林木、花卉、种苗及林下植被的病虫害防治。

(三)防治原则

秉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理念,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物理防治手段,合理运用化学防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维持林地生物多样性,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前期准备

(一)人员组织与培训

各新型集体林场应组建专业的病虫害防治队伍,包含林业技术人员、巡护员等。定期邀请植保专家、科研院校讲师开展培训,内容涵盖常见病虫害识别、监测技术、各类防治方法操作要点、农药安全使用知识等,提升人员专业素养。

新入职人员需进行不少于3天的岗前集中培训,并在老员工带领下实操3个月,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开展工作。

(二)物资准备

农药采购:依据林场病虫害发生历史及预测情况,采购高效、低毒、低残留且符合国家规定的农药。采购时检查农药“三证”(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证、产品标准证),确保质量。

器械配备:配备充足的施药器械,如背负式喷雾器、担架式喷雾机、车载式打药机、弥雾机等,定期维护保养,保证施药时正常运行。同时准备诱捕器具,如黑光灯、糖醋液诱捕器、性诱剂诱捕器等,以及防护用品,如防护服、口罩、手套等。

监测设备:安装昆虫诱捕灯、智能监测摄像头等设备,构建覆盖全场的监测网络,用于实时捕捉病虫害动态信息。

第三章监测预警

(一)监测点设置

根据新型集体林场的林种分布、地形地貌,按照不同林分类型,每500-1000亩设置1个固定监测点。例如,在针叶林集中区、阔叶林片区、混交林地带合理布局,确保各区域病虫害发生情况都能被精准捕捉。监测点配备数据记录手册、标本采集工具等。

(二)日常巡查

巡护员每日开展林地巡查,重点关注新植林地、幼龄林、珍稀树种区。巡查时观察林木叶片有无斑点、卷曲、枯黄,枝干有无虫孔、瘤状物,树皮是否干裂、流胶等异常。发现疑似病虫害,及时拍照、记录位置与症状,通知技术人员。

(三)定期普查

技术人员在病虫害高发季节每月组织一次全范围普查。采用随机抽样、对角线抽样等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样地,统计害虫虫口密度、病害病情指数。对于大面积纯林,抽样比例不低于20%;混交林抽样比例适当提高至30%。详细记录普查数据,建立电子档案。

(四)数据分析与上报

分析监测数据,对比历年同期数据,结合当季气象、土壤湿度等环境因素,预测病虫害发展趋势。如果发现检疫性病虫害,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第四章物理防治技术

(一)树干围环

防治对象:防治春尺蠖、草履蚧。

安装方法:在害虫上树前,用粘虫胶带绕树干胸径处缠绕一圈,宽度不小于20厘米。每株树围一环,重灾区可在树根基处再缠一圈。

使用时间:根据目标害虫不同选择胶面内外和使用时间。草履蚧围环时间为1月上旬前至6月底、春尺蠖围环时间为2月中旬至5月中旬。要求到期及时拆除。

技术要点:对于树皮粗糙或树缝较大的,可以将树皮刮平或填充物补平后再缠绕胶带;围环外侧面要保证平整无褶皱。其他要求按照《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印发林木围环操作指南的通知》要求执行。

(二)美国白蛾诱捕器

防治对象:美国白蛾。

悬挂树种:桑、榆、白蜡、槭树、国槐、法桐、臭椿、杨、柳等白蛾喜食树种。

悬挂时间:3月中旬~10月下旬,6月下旬更换一次诱芯。

悬挂方法:在林间棋盘式设置,将诱捕器悬挂于树冠;捕获的虫体数量较多时,应及时清理,并定期更换诱芯,以确保诱捕效果,诱捕器可重复使用;集虫桶中加入约1/3的清水或洗衣粉水,可提高诱捕效果。每200亩设置1套,盛发期可酌情增加或根据发生情况调整用量。

技术要点:诱芯使用前应在冰箱中冷藏保存,保质期18个月,一旦打开包装,应尽快使用,未用完的诱芯应密封冷藏保存,不宜长期存放;昆虫触角具有较灵敏的嗅觉系统,所以诱芯使用前后要洗手,以免污染诱芯,在诱芯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避免交叉污染。

第五章生物防治技术

(一)管氏肿腿蜂

防治对象:双条杉天牛、云杉花墨天牛、松褐天牛等天牛类蛀干害虫。

释放树种:侧柏、圆柏、油松。

释放方法:将装有肿腿蜂的指形管棉塞拔掉,借助树枝、翘皮或牙签等将指形管倒置于树干上,肿腿蜂就会爬出寻找寄主,成片林地等距离布点放蜂,点与点之间距离不超过10米。每亩放蜂10管,视天牛危害情况酌定。古柏及工程林因其本身价值高,放蜂量应适量加大,每株放蜂2-5管。

释放时间:5月中旬~6月中旬。

技术要点:雨天、大风天气禁放,释放前后7天禁止喷洒化学农药,10~20℃通风阴环境下可保存1~2天,禁止长期保存,释放时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服,防止被蜂叮咬。

(二)异色瓢虫卵卡

防治对象:多种蚜虫、某些蚧壳虫、

文档评论(0)

雄霸天下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