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全文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安石《泊船瓜洲》古诗全文赏析

一、古诗原文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二、古诗译文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江水,钟山也只隔着几重山峦。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三、古诗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瓜洲:镇名,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郊,即今扬州市南部长江边,京杭运河分支入江处。

3.京口:古城名。故址在江苏镇江市。

4.一水:一条江水,这里的“一水”指长江。

5.间(jiān):间隔。

6.钟山:今南京市紫金山。

7.绿:吹绿,拂绿。

8.还(huán):回。

四、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

五、创作背景

宋景佑四年(1037年),王安石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今江苏南京),王安石是在那里长大的,对钟山有着深厚的感情。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于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于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诗人乘船路过瓜洲,怀念金陵(南京)故居,因作此诗。

六、全文赏析

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只隔一条江水。“一水间”形容距离之短,也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第二句“钟山只隔数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数重山”暗示距离不算太远,却难以回归。在看似简单的距离描述中,蕴含着诗人复杂的情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是千古名句,一个“绿”字将无形的春风化为鲜明的形象,极其传神。它不仅描绘出春天到来后江南大地一片葱绿的生机勃勃的景象,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同时,“又”字强调了时光的流逝,诗人多次往返,却始终没能实现自己内心的某种渴望,增添了几分感慨。

末句“明月何时照我还”,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联想到自己的处境,以疑问的形式,直白地抒发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渴望能早日回到家乡钟山。这种情感在前面几句的层层铺垫下,显得真挚而深沉。

七、艺术特色

1.用词精妙:尤其是“绿”字的运用,将形容词用作动词,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出来了,极具感染力,让整首诗的意境瞬间鲜活起来。

2.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京口、瓜洲、钟山等地的地理位置关系以及江南春天的景色,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融入其中,情景交融,自然流畅。

3.结构严谨:从首句写瓜洲与京口的距离,到第二句写与钟山的距离,再到第三句描绘江南春色,最后以问句表达归乡之情,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抒情体系。

八、内容主旨

这首诗以景衬情,通过描写诗人在瓜洲渡口遥望家乡钟山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思念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他在仕途上的复杂心境,既有对变法前途的担忧,也有对家乡的眷恋和渴望回归平静生活的愿望。

九、白话文演绎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里,我乘船停靠在了瓜洲渡口。站在船头,极目远眺,京口就在江的南岸,和瓜洲之间仅仅隔着一条江水,近在咫尺。我心里想着,从这里到我心中魂牵梦绕的钟山,也不过只隔着几重山峦罢了。

此时,温暖的春风轻轻拂过,我惊喜地发现,江南大地已经被这春风吹得一片翠绿。田野里绿油油的,仿佛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色绒毯;河岸上的柳树也抽出了嫩绿的新芽,细长的

文档评论(0)

小小梦想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小助手,资料用不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