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系列研究报告
(共有二十一个研究报告)
编者按: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解决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中的深层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制度保证。十四届三中全会
以来,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改革
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为了探索下一阶段改革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组织有关专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完成
了系列研究报告。
1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系列研究报告
目录
研究报告之一: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挑战
研究报告之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和重点
研究报告之三:现代市场经济的五大特征
研究报告之四: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在于控制力
研究报告之五:发展非公经济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研究报告之六:以开放型经济促进内外市场统一
研究报告之七: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八点建议
研究报告之八:社会保障:广覆盖低水平可持续促发展
研究报告之九:垄断性行业改革:效率与发展双重目标
研究报告之十:竞争性行业的进入与退出
研究报告之十一:金融改革任重道远
研究报告之十二: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与改革方向
研究报告之十三:投融资体制改革必须要有实质性进展
研究报告之十四:加快构建公共财政体制的步伐
研究报告之十五:规划体制: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
研究报告之十六:流通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创新与规范
研究报告之十七:社会事业发展与政府职能转变
研究报告之十八:打破地方保护要从法治入手
研究报告之十九: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及其市场环境
研究报告之二十:社会信用缺失制约经济发展
研究报告之二十一:经济改革与社会公正
2
中国经济体制:变革与挑战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究报告之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课题组
课题负责人:谢伏瞻刘世锦
本报告执笔:卢中原
一、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十四大以来的十年,是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全面推进
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加大除旧布新力度的十年,改革在不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推动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转变。
1.所有制结构日趋多元化,国民经济的微观活力增强。公司制改造推动
了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和机制转换。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虽然在GDP中的
比重下降,但是效益提高。1989~2001年,国有企业户数由10.23
万户减少到4.68万户,但实现利润从743亿元增加到2388.56亿元。
各种新型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迅速壮大,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个体、私
营等非公有经济蓬勃发展,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0年的10%左右上升
到目前的1/3以上。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
内在要求,日益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2.市场体系基本形成,生产要素市场初具规模。农产品指令性计划全部
取消,目前农产品批发市场年交易额1.3万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一半。工业
品指令性计划仅限于5种,绝大多数商品和服务价格由市场竞争决定,企业普遍
实现自主生产经营。资本市场发展迅速,证券市价总值超过4.5万亿元,全国
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和外汇市场相继建立。劳动力市场的发展促进了劳动者自主
择业,技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交易量不断扩大。市场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物流中
心、配送中心和电子商务等现代化的流通方式正在兴起。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逐
渐打破,整顿市场秩序取得积极成效。
3
3.积极探索新型宏观调节体系,间接调节方式开始发挥主要作用。按照
现代市场经济规律,中央银行宏观调节职能得到加强,金融分业监管体制逐步完
善。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建立,分税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调节由主要依靠计划
指令和信贷规模控制等直接手段,转向综合运用发展规划、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等间接手段。宏观调节重点由干预微观经济转向调节市场供求总量变动,由追求
速度、数量扩张转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