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礼记大学》含答案.docxVIP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礼记大学》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礼记大学》含答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债事,一人定国。尧、舜帅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帅天下以暴,而民从之。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从。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国在齐其家。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未有好义其事不终者也,未有府库财非其财者也。孟献子曰:“畜马乘不察于鸡豚,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敛之臣。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长国家而务财用者,必自小人矣。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节选自《礼记·大学》)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所藏乎A身B不恕C而能喻D诸E人者F未之G有也H故治I国J在齐其家。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齐,文中指使??整齐有序,与《〈论语〉十二章》的“见贤思齐焉”的用法不同。

B.所以,文中表原因。古文中表原因的词还有“故”“是以”“是故”等。

C.“生之者众”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的“之”用法相同。

D.终,文中指坚持到底,与《六国论》“惜其用武而不终也”的意思相同。

3.下列对上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门见山,直接就点明了“大学”的根本原则,由此引出下文对具体方法的分析。

B.选文提出的“八条目”之说,它们之间不是并列关系,其中“修身”是核心,而“格物”是修身必备的基本素养。

C.选文中举到了“尧舜”“桀纣”的例子来说明统治者不管用“仁爱”还是“凶暴”来统治天下,老百姓都会听从,但他们的生活却大不相同。

D.选文强调了大学教育的重要性和目标,即通过培养个人的品德修养、关爱他人、追求至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2)彼为善之,小人之使为国家,灾害并至。虽有善者,亦无如之何矣!

5.选文最后一段中引用了孟献子之言,有何作用?

【答案】

1.CFH2.B3.C

4.(1)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一律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2)那国君还认为这些小人是好人,让他们去处理国家大事,结果是天灾人祸一齐降临。这时即使有贤能的人,却也没有办法挽救了。

5.①引文的意思是上位者不应去搜刮民财。

②引用孟献子之言强调一个贤能的国君不应该以财货为利益,而应该以仁义为利益。

③这一引用中列举几个例子,并构成排比,这不仅使说理更生动形象,也增强了说服力。

【解析】

【导语】本文阐述了“大学之道”,文中描绘出一个从格物到平天下的完整修养体系,强调伦理道德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及国家治理中的核心地位,运用尧舜与桀纣的对比进一步说明明德施政的效果。引用孟献子的言论强化了注重义利观念的观点,丰富了文章的说理层次。

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而能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事。所以治理国家在于先管理好家庭和家族。

“身”是“乎”的宾语,构成介宾短语,“所藏乎身”所字结构作主语,与“不恕”搭配构成完整的主谓宾结构,故在C处断开。

“喻”是谓语,“人”是宾语,“……者,……也”判断句式,“而能喻诸人者”单独断开,故在F处断开。

“未之有也”是宾语前置句,G不断开,H处断开。故选CFH。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使??整齐有序/看齐。句意:先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见到德才兼备的人就要向他看齐。

B.错误,文中的“所以”是“用来……的(方法)”的意思。句意:对父母的孝顺,是能够用来侍奉君主的(方法)。

C.正确,都是“代词,它们”。句意:生产它们的人多。/如

文档评论(0)

186****292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