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儿童铅中毒识别和排查要点.docxVIP

临床儿童铅中毒识别和排查要点.docx

此“医疗卫生”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床儿童铅中毒识别和排查要点

铅是一种环境中广泛存在的神经毒性重金属,在工业化进程中大量用于油漆、电池、焊料、陶瓷和玩具等。

儿童是最易受害人群,WHO已指出:任何水平的铅暴露都可能对儿童健康造成损害,不存在所谓的「安全阈值」。

这是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对铅的吸收率和毒性反应更为敏感:儿童肠道吸收铅的比例为50%~70%,远高于成人的10%;血脑屏障发育尚未完全,铅易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脑组织处于快速发育阶段,极易受铅损害。

常见铅暴露源与风险排查

临床询问中应重点识别的高风险源

表1常见的高风险源

类别

铅来源

临床询问

环境污染

剥脱涂料,含铅汽油残留、重工业区尘土

居住环境是否靠近工厂

家庭用品

含铅玩具、彩绘陶瓷、涂鸦文具

玩具是否有合格标识

饮食

含明矾食品(如爆米花)

无合格标识的零食或零食添加剂

职业性接触带回

冶金、蓄电池、喷漆、电焊等行业

家长是否从事相关职业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贫困家庭儿童血铅超标率高达18%,暴露风险与社会经济地位密切相关。

临床表现:隐匿、广泛、非特异

儿童铅中毒的表现受个体敏感性、暴露时间与浓度等多因素影响,其症状非特异性,常被误诊或漏诊。

表2不同血铅水平对应的临床表现

血铅水平(ug/L)

分级

临床表现

100

正常/可疑

无明显症状,部分有轻微食欲差、乏力、注意力不集中

100-199

轻度中毒

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冲动、语言发育迟缓、便秘、贫血

200-449

中度中毒

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学习退步、腹痛、情绪波动、牙龈铅线

≥450

重度中毒

惊厥、昏迷、肝肾损伤、铅脑病、脑电图异常

外在提示特征:

1)牙龈铅线(Burton线);

2)面色苍白/灰暗;

3)动作迟缓、面部表情呆滞;

4)身材瘦小、发育不良。

诊断标准

静脉血铅≥100μg/L为诊断标准,须排除毛细血(指尖血)污染。

*注:如儿童手部常接触玩具、颜料、粉尘,如果指尖皮肤上沾有铅灰或彩泥,即便手洗不净,也可能导致假性升高。

治疗原则

1)去除铅源是首要,停止一切铅暴露;

2)营养干预:补铁、锌、钙、维C,减少铅吸收;

3)螯合治疗:按血铅水平和临床表现精准使用。表3儿童铅中毒处理对照表

血铅(ug/L)

处理措施

是否使用螫合治疗

建议药物

100

定期监测+营养支持+心理辅导

100-199

去除铅源+营养强化+行为干预

可选

DMSA(轻中度)

200-449

必须药物干预+定期复查

DMSA或CaNazEDTA

≥450

紧急住院+多次螫合+ICU监测

是(必要时联合)

DMSA+CaNazEDTA联合

表4常用螯合剂对照表(推荐剂量)

药物

推荐剂量

途径

适应症

注意事项

DMSA

10mg/kg,每日3次,

5天一疗程

口服

轻中度首选

可致腹泻、皮疹,肝酶需监测

CaNa?

EDTA

1000mg/m2/d,分2次,

连用5天

静脉

中重度优选

肾毒性、低钙、锌丢失,水化重要

DMPS

5mg/kg/d,分次

肌注/静注

替代或联合

使用

局部疼痛、过敏反应

疗程间隔:每疗程后间隔至少1~2周,防止电解质紊乱和锌缺乏。

使用螯合剂注意事项

1)DMSA疗程不宜反复累加超过3次,否则会干扰铁锌代谢、加重贫血;

2)螯合剂本身不排除已沉积于骨中的铅,仅清除血液中游离铅,因此「疗后血铅反弹」常见,属正常现象;

3)联合使用的注意事项(DMSA[6]+CaNa?EDTA):早期先用DMSA[6]2-3天→评估→必要时加CaNa?EDTA;联合期

间监测内容需覆盖血压、心率、肝肾功能、电解质、24h尿量、血钙、血锌。

注意:

1)禁忌长期、大剂量使用(损害肝肾功能);

2)治疗过程中监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常规;

3)如血铅反弹,应考虑骨骼中铅向血液迁移。补液方案

表5液体选择建议

液体

适用情况

补充目的

0.9%NaCL

最常用,安全,适合一般患儿

补钠、促进代谢

1/3或1/2NS+5%GS

婴幼儿/轻度脱水/同时低血糖者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含钙液(如林格液)

慎用!EDTA禁配钙液,易沉淀

禁忌与EDTA联用

表6补液注意事项

特殊情况

要点

使用CaNazEDTA时

必须足量补液,防止肾毒性;建议同时监测24h尿量

尿量0.5mL/kg/h

警惕急性肾损伤,暂停螫合剂,调整液体与电解质

长疗程、多次输液

每日查电解质,防止水中毒、低钠、低钾等并发症

补液口诀:铅排靠肾,水量先行;EDTA慎钙,观察尿频;钠锌钙缺,一并监清;脑病慎快,婴幼谨慎。

治疗期间必须同时补充的营养元素

铅中毒本身,以及螯合治疗过程中,会造成多种微量元素流失,如果不补,轻则影响疗效

文档评论(0)

医学资料+白衣侠士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专业医学资料提供,解决您后顾之忧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