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要求-征集意见稿.pdf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要求-征集意见稿.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T/TMACXXXX—2025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技术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的一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与贮存。

本文件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423.5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a和导则:冲击

GB/T2423.17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

GB/T2423.22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N:温度变化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909.3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

GB/T5095.9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9部分:杂项试验

GB/T28046.3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3部分:机械负荷

GB/T28046.5道路车辆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第5部分:化学负荷

GB/T37133电动汽车用高压连接系统

JB/T8137电线电缆交货盘

QC/T29106汽车电线束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压线束high-voltagewiringharness

由电缆、连接器、屏蔽层、绝缘护套及固定防护部件组成,用于传输额定电压DC60V~1500V,

或AC30V~1000V电能的连接系统。

3.2

绝缘电阻insulationresistance

在DC1000V测试电压下,测试环境温度25℃±5℃时,高压线束导体与屏蔽层或车体之间的电阻

值。

4一般要求

4.1结构

高压线束应在机械和电气安全的情况下,将线束和高压配电盒、电机控制器、电机、辅助电源等接

部件匹配。线束插拔或连接部分预留长度不应小于150mm。

4.2温度

1

T/TMACXXXX—2025

环境温度等级应根据整车内线束布置位置,按表1确定。

表1环境温度等级

环境温度分级温度范围位置

T1-40℃~+75℃除T2、T3外的其他区域或位置

乘员舱内阳光直射位置、舱外散热等位

T2-40℃~+105℃

T3-40℃~+175℃靠近发动机,排气管或者其他热源

注:高压连接系统连接不同温度环境的部件时,应符合较严酷温度级别的规定。

注:产品在使用位置有隔热等措施,可协商调整温度范围。

注:道路车辆线束电缆长期允许工作温度不超过125℃,电缆布置环境温度超过电缆允许工作温度时,宜采取增大

电缆的截面积的方法,使线束满足环境温度的要求。

5技术要求

5.1外观

汽车高压线束易触及的表面应无毛刺、飞边及类似尖锐边缘,应无损伤、变形等缺陷。

5.2物理性能

5.2.1温升

高压连接系统在正常工作时,各点温升不应大于55K。

5.2.2防护等级

5.2.2.1设备防护等级

S1等级(IP67)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