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塑料的分离与检测.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1

土壤微塑料的分离与检测

微塑料一般是指粒径小于5mm的塑料颗粒,其尺寸下限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广义的微塑料还包括纳米塑料(1μm)。与大碎片相比,微塑料由于其丰度高、粒径小且能够长距离运输而更具危害性。微塑料可以充当各种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迁移的载体,其本身也含有添加剂等成分,其泄露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微塑料可以被生物摄食并沿食物链(网)传递到更高的营养级,可能会通过环境暴露和摄食对人体造成危害。

一、常见微塑料种类

二、土壤微塑料的分离方法

2.1物理分离法

2.1.1筛分法

筛分法是指采用1mm和5mm网格宽度的筛网对不同尺寸的微塑料进行分选的方法,常用于干土样品中微塑料的初步分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微塑料的进一步分析检测。在以往的研究中存在不同的筛分尺寸。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建议采用5mm筛去除较大的岩屑,再利用堆叠的5mm和0.3mm筛对分离的沉积物进行筛分。对于土壤样品,一般建议先通过一个2mm的筛管。

2.1.2静电分选法

静电分选是基于土壤矿物和微塑料的导电性差异(土壤矿物微塑料)实现对微塑料分离,是一种非常温和的处理方法,几乎不会破坏微塑料结构,但无法去除有机物。分选前一般需要对土壤/沉积物样品进行冷冻干燥预处理,以消除水分对土壤矿物和微塑料导电性的影响。

2.1.3密度分离法

环境介质中发现的微塑料的密度通常为0.8~1.4g·cm–3,而土壤样品的密度通常为2.6~2.7g·cm–3,两者的密度差异使得密度分离法广泛应用于土壤介质中微塑料的提取。然而,土壤的团聚体效应使得微塑料与土壤有不同程度的融合,从而降低微塑料的提取效率,同时还会导致后续分析中出现信号畸变(如傅里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由此,在溶剂提取前通常采用超声、搅拌、曝气和连续流等方法来破坏附着体。

2.1.4磁性分离法

磁性分离法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微塑料的疏水性,由Grbic首次提出应用于微塑料的分离领域,其工作原理如下:通过疏水性碳氢化合物尾端(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TMS)对铁纳米颗粒进行功能化,将疏水性的铁纳米颗粒与微塑料表面结合,进而利用磁铁提取出微塑料颗粒。该方法的回收率在49%(PP)到90%(PE)之间,土壤或其他环境介质中的亲脂性物质可能影响铁纳米颗粒与微塑料表面的特异性结合,从而降低微塑料的分离效果。磁性分离法会在一定程度破坏微塑料的结构(尤其是脆性微塑料或老化的微塑料),同时铁可能干扰后续微塑料的分析表征。

2.1.5淘析法

淘析是利用向上的气体或液体流将较轻的粒子从较重的粒子中分离出来的过程。这一原理在海洋生物学中被广泛应用,例如使用“巴内特流态化沙浴”装置将小型动物从沙子中分离出来。

2.1.6泡沫浮选法

泡沫浮选法是一种依赖于塑料密度及表面疏水性的分离方法,通常应用于回收行业,例如从废料和不同塑料混合物中分离塑料颗粒或用于各类包装材料中PET的分离。其原理如下:气泡将选择性地附着到疏水性更高的轻质微塑料颗粒上并向上携带,从而将它们与疏水性较小的基质分离。

2.2化学分离法

2.2.1油提法

油提法是指利用微塑料的亲油性将微塑料萃取到油层,而其他杂质保留在水中,从而实现微塑料的分离。该方法由Crichton等首先提出,他们将干沉积物样品与水、菜籽油充分混合,直到油、水和矿物完全分开,一旦微塑料颗粒接触到菜籽油,将会被萃取到油层。

2.2.2加压流体萃取

加压流体萃取(PFE)是一种在亚临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使用的溶剂提取技术,可以从固体材料中回收半挥发性有机物,常用于土壤、沉积物和废物中的有机污染物的提取,是美国EPA认定的标准提取技术。Fuller和Gautam首先开发了一种基于加压流体萃取技术的微塑料提取方法,操作步骤如下:①在100℃条件下采用甲醇对微塑料进行预萃取,以消除油脂等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干扰;②在180℃条件下采用二氯甲烷(DCM)进行加压流体萃取。结果显示,基于PFE的萃取方法对固体基质(如城市垃圾和土壤)中PE、PVC和PP等微塑料的平均回收率能达到84.5%~94%,并且可以有效提取粒径小于30μm的微塑料。

三、土壤微塑料的检测方法

3.1目视鉴定法

目视鉴定法是微塑料分析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可以直接、快速地获得环境中微塑料的表面纹理和其他特征信息。根据微塑料的大小、形状和颜色特性可以对微塑料进行初步分类。根据尺寸,可将微塑料分为大微塑料(1~5mm)和小微塑料(1mm)。根据形状,可将微塑料分为纤维(fiber)、碎片(fragment)、微珠(pellets/beads)、泡沫(foam)和薄膜(film)五类。环境中检测出的微塑料颜色包括红色、白色、透明、蓝色、绿色、黑色、紫色、浅黄色和棕色。

3.2光谱分析法

红外光谱法(FTIR)和拉曼光谱法(Ramanspe

文档评论(0)

gcmguochunm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高级工程师持证人

小小的人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19日上传了高级工程师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