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6+三国鼎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docxVIP

4.16+三国鼎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1

备课时间

年月日第周课时

主备人

执教人

教学课题

第16课三国鼎立

课型

新授课

课程标准

知道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素养目标

1.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识读《官渡之战示意图》和《赤壁之战示意图》《三国鼎立形式图》,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2.阅读《三国演义》的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理解三国鼎立奠定了即将西晋统一的基础。(历史解释、唯物历史观)

3.用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的标准对三国鼎立进行一分为二的评价。(家国情怀)

教学重点

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难点

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和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

下面请大家欣赏流行歌曲:“……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儿女情长被乱世左右,尔虞我诈是三国,说不清对与错,纷纷扰扰,千百年以后,一切又从头,不是英雄,不读三国……”

设问:同学们,有谁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吗?

学生:林俊杰的《曹操》。

教师:对了。这首歌曲里给我们讲述了东汉末年的乱世纷争,其中的主人公曹操曾经“煮酒论英雄”,更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但是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却是众说纷纭,那么到底该如何来评价曹操,三国鼎立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6课三国鼎立》,来了解这段历史并解决这些问题吧。

【精讲点拨】

(一)官渡之战

过渡: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应该先从东汉末年的社会背景说起,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示意图》和曹操诗句《蒿里行》(课件显示)。

设问:这些资料反映出东汉末年的社会是一种怎样的情况?

学生:国家分裂,经济凋敝,人口减少,人民困苦。

教师:如果你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学生:渴望统一与和平。

教师: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到势力最大的两个军阀是谁呢?

学生:曹操和袁绍。

教师:不错,为了争夺北方的控制权,曹操和袁绍进行了长期战争,双方并在官渡进行了决战,史称“官渡之战”,大家请看教材,完成表格“官渡之战”。(课件呈现)

导学思路:

战役

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地点

官渡

交战双方

曹操VS袁绍

结果

曹操胜

特点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教师:当时的曹操只有兵力三四万人,而袁绍拥有十万大军,那是什么原因使曹操能够以少胜多呢?让我们通过以下材料来分析一下:

材料一:当时的汉献帝,虽有名无权,却是封建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于是曹操借机发兵洛阳,迎献帝到许,借皇帝名义向其他军阀发号施令,从而取得了政治上的优势。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不论其出身地位如何,都提拔重用。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材料四:曹操采取声东击西各个击破的战术,偷袭袁军乌巢,烧掉粮草。

(由学生合作探究,老师总结: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主动权;2.重用人才;3.经济上采用屯田,组织军队和流民从事农业生产,奠定了物质基础;4.军事采取了正确的战术,而袁绍却是用人不当,轻敌。)

(二)赤壁之战

过渡:官渡之战后,曹操逐步统一了北方,并在北征乌桓回师的途中的作品《龟虽寿》中写下了千古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从中反映了曹操有怎样的抱负呢?对了,是希望统一天下的雄心,同学们,我们都应该像曹操一样要树立人生的理想。那么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官渡之战后天下的形势如何吧。(课件显示《官渡之战后形势图》)

教师:看图之后,大家认为在曹操统一全国的路上,谁是他最大的敌人呢?(刘备和孙权)刘备最初只是个卖草鞋的,自称西汉中山郡王之后。那是谁在他的崛起之路上起到最重要的最用呢?(诸葛亮),说到诸葛亮,相信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正是在茅庐之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三分天下的局势,并建议孙刘联军,才有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学生活动:让学生合作完成表格“赤壁之战”和“官渡之战”。并让学生通过表格内容简述“赤壁之战”的经过。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特点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导学思路:

教师:我们可以看到,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在赤壁之战”中却为何以多败给少呢?请根据材料分析双方胜败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分组合作讨论)

材料一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材料二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学设计优秀老师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教案,课件,试卷的制作和写作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5年07月07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