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非遗活化研究
摘要: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是广东省惠州市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乡,非遗类型多样,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具备非遗旅游活化和乡村振兴的潜力。作者通过实地调研蓝田瑶族乡非遗种类及特征,发现龙门县对文化遗产活化进行了有效探索,但也存在系列问题。文章通过对龙门县蓝田瑶族乡非遗现状及相关政策进行分析,探讨通过文旅融合方式推动非遗活化的路径。
关键词:非遗;瑶族文化;蓝田瑶族乡;文旅融合;文化遗产
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5.11.042
龙门县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市北部,增江上游。东南与河源市、惠州市博罗县接壤,西南与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毗邻,北与韶关市新丰县相连,地处广州、河源、惠州、韶关四市交界。全县总面积229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1.9万人。自1988年4月起,划入惠州市管辖至今。龙门县文化和旅游资源丰富,蓝田瑶族乡上东村是惠州规模最大的少数民族村,也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广东省十大美丽乡村、2022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具备非遗旅游活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潜力。
目前,与旅游融合仍然是非遗研究的热点,二者具有天然契合之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提出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线路、开展双向培训等8项重点任务。相关研究表明,一方面,非遗必须在活化中实现发展;另一方面,随着旅游城市开发同质化问题突出,游客们对深度体验本地休闲文化和日常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础类产品正向体验型产品转化,更加注重文化资源的深度挖掘,由于非遗在原真性、体验性、地域性等方面具有非常突出的价值,能够拓展游客体验深度,满足游客的深层精神需求。在乡村旅游的热潮下,挖掘根植于乡村的非遗文化,活态展示乡村民间技艺与艺术,让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新生机,助力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价值。
1龙门县蓝田瑶族乡非遗概述
蓝田瑶族乡位于广东省中部、惠州市北部,群山环抱,山林覆盖率高,山林面积达106.67平方千米,全乡现有人口11071人,其中瑶族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1%,是惠州市唯一的少数民族乡。
1.1非遗类型及数量
龙门县非遗文化资源丰富且具有地域特色,目前已公布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18项、县级非遗项目45项,其中包括民间传说1项,传统音乐1项,传统舞蹈7项,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传统美术1项,传统技艺25项,传统医药3项,民俗6项。已公布省级传承人4人、市级传承人14人、县级传承人20人。其中,与蓝田瑶族相关的非遗项目共6项,分别为舞火狗(传统舞蹈)、龙门山歌(传统音乐)、瑶族女儿成年礼(民俗)、织带子(传统医药)、蓝田瑶族乡尝新节(民俗)、自然蜂疗(传统医学)。从现有民俗和历史记载看,蓝田瑶族具有较强的本地特色,同时具有苗瑶语族和壮侗语族的文化特征,文化风俗独特。
以省级非遗项目舞火狗为例(图1、图2),舞火狗是瑶族特有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龙门县蓝田瑶族乡,源于蓝田瑶族的狗神崇拜,由未婚少女身着特定服饰,在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晚上举行仪式,每个少女至少参加3次舞火狗仪式,才能进入成人行列。据传,自明代瑶族先辈从粤北瑶山搬迁至龙门蓝田,300多年来舞火狗仪式从无间断,被誉为“岭南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目前为止唯一遗存的将民族图腾崇拜与少女成人礼结合的民间宗教仪式,与之伴生的瑶族女儿成年礼、织带子技艺等组成了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独特的文化风景,具有蓝田瑶族淳朴、浓郁的民族风格。
1.2龙门县非遗活化实践及问题
近年来,龙门县进行了非遗与旅游融合的有效实践。一是积极寻找蓝田瑶族非遗文化线索,推动重点项目“舞火狗”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传承和弘扬瑶族优秀传统文化;二是丰富文化形式和载体,谋划建设瑶穴遗址公园、瑶族文化展览馆、瑶族传习所、瑶族文化广场、瑶族特色街区、瑶族特色村寨;三是推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通过年节举办舞火狗活动吸引游客前往。
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对非遗内涵挖掘不充分、以文塑旅作用发挥不足、以旅彰文效果不明显等问题。第一,传承和保护力度弱。由于蓝田瑶族缺乏文献记载,口述史研究及传统技艺保护非常重要,目前蓝田瑶族乡主要以静态保护为主,缺乏活性和创造性,传承渠道单一,虽然村民大部分为瑶族,但许多瑶族元素并未完好地传承下来,缺乏展现载体。第二,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具有区域性和小众性特点,蓝田瑶族受其他民族文化影响,呈现复杂性的多元融合特征,如何深挖蓝田瑶族的独特之处、激发大众对蓝田瑶族文化历史的好奇心和认同感、传递当地的生活态度,是能否成功推广蓝田瑶族文化品牌的关键。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pptx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及成形工艺(第三版)(姜敏凤)铁碳合金-基本组织、相图i、碳钢.ppt VIP
- 2025云南怒江州福贡县义务教育教师专项招聘65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一年级语文《天地人》教案.docx VIP
- TZS 0628-2024 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门设置技术规范(水印版).pdf VIP
- 三旺交换机环网调试步骤.docx VIP
- 仁爱版英语初中八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pdf VIP
- 2025国资国企穿透式监管白皮书.pdf VIP
- 2025年浙江温州市高三三模高考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pdf VIP
- 机械工程材料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